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性评价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L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能力评价是职业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其理念与实践是否科学合理,对学生的发展和就业意义重大。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尽管有了多年的办学经验,但是其教学模式、评价制度还没有从普教模式中完全摆脱出来,陈旧落后的评价方法忽视了中职学生的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的特点,忽视学生专业能力的评价,日益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导致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缺乏竞争优势。建立新型的学生专业能力评价体系成为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为核心目标,试图探索一个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切实可行的专业能力评价模式,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满足社会需求。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最先是由英国的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倡导的。在对传统的以奖惩为主的评价制度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他们认为评价制度的构建应以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为目的,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评价的目标应是有层次和动态性的,应尊重被评价个体的差异和多样性特征,评价的过程是开放式的。“发展性”理念已经广泛地渗透于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中,以“发展为本”成为当代学生评价的重要价值取向。将这一先进理念用于中等职业教育中,建立一套科学的中职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是本文的一大创新点,又是本文的特色所在。本研究遵循“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中职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性评价为主要研究内容,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作为基本理论基础,对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性评价的概念、意义、特点、评价原则以及方法步骤等作了较系统的阐述。并探讨了学生成长记录袋评定在学生专业能力评价中的可行性。本研究调查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能力学习的现状,发现存在一系列弊端,如评价内容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学生专业能力的评价;劳动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实施;评价主体单一,缺乏社会、学生和家长的参与;评价结果仍然过分强调奖惩性评价结论,而忽视各个时期个体的进步状况,因此不能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开展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必须建立一套与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性评价理念相耦合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实施评价工作的关键环节,中等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要实现毕业生与社会的顺利衔接,就必须按照社会发展需求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律来构建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为了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用性,本研究通过对河南省20家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和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以及查阅有关文献、与调查对象座谈、征求资深职业教育者的意见等形式,结合多年从事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借助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提出了“现状描述+发展趋势”的新型评价模式,从理论上建构了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实践中取得初步效果。本研究旨在探索中职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性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改进和完善职业教育的学生评价体系,丰富职业教育的学生评价理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具有促进性、激励性的机制,使更多学生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最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在肩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侧卧牵引位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
喜欢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在游戏中孩子不仅感受到快乐,而且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数学课堂常常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将游戏引入到课堂,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让枯燥的数学知识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联合触发式牵引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4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头面部烧伤患者残余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头面部烧伤残余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
“大国工匠精神”体现了新时期国家对高素质劳动者的新要求,而高职教育是“大国工匠精神”培育、生成的重要环节。基于“大国工匠精神”的培育,在对高职学生发展性评价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