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沉积微相特征及其与含油性的关系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fy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针对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依据岩芯、钻/测井资料,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结合油气成藏理论和含油气盆地沉积学进行层序地层、沉积微相及其与储层物性特征、油气富集关系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292口井钻/测井资料的系统分析,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将研究区目的层段地层划分为13个四级层序,并建立了层序和砂岩组的对应关系。2.通过岩芯描述和测井相分析,建立了沉积微相岩、电标志,进而进行沉积相识别。全区划分为6个油层组。自下而上为:V油层组、IV油层组、III油层组、II油层组、I油层组、零油层组。V油层组沉积期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微相、近岸水下扇和浅湖相沉积;IV油层组沉积早期以扇三角洲前缘-浅湖交替的沉积环境为主,末期水体加深,物源退缩,以浅湖-扇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III油层组沉积期物源供应充足,在东部地区发育了一套典型的进积型扇三角洲前缘建造;III油层组沉积末期,水体快速加深,物源供应减少,全区以浅湖沉积为主;II油层组沉积早期,物源供应充足,表现一定的进积特征;II油层组末期沉积期以滨浅湖为主要沉积环境,沉积微相类型为砂坝、砂泥坪和泥坪。I油层组沉积末期,水体变深,形成了零油层组早期的全区半深湖-浅湖-扇三角洲前缘外侧沉积组合特征。3.根据单井、连井沉积相剖面图,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砂岩百分含量平面分布图,明确沉积微相在三维空间演化规律。认为研究区存在多物源,以扇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滨浅湖滩坝为主要储层类型。4.沉积微相纵向分布与层序旋回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湖泛面附近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河道间湾、河道溢岸及滨浅湖砂泥坪、泥坪、半深湖泥相,层序转换面附近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及滨浅湖砂坝微相。5.沉积微相控制含油性。研究区主要油层集中在水下分流河道、滨浅湖的滩坝中,在沉积相的控制下条带状砂体含油也成条带状,且油层在平面上的展布方向与物源方向一致。
其他文献
本文实现了高密点剩余速度分析方法。在常规动校正之后,扫描所有地震CDP数据剩余时差,自动拾取精确的叠加速度,形成二维的均方根速度剖面,最终反演获得介质的层速度,这种算法
锌空电池以其高效、无污染和可回收利用的特点,成为电池领域开发热点,有巨大市场前景。现有的湿法锌空电池极片成型工艺不能够满足连续化生产要求,限制锌空电池发展。干嵌法锌空
每当夏季多雨季节,红层基岩分布地区就会引发大量的缓倾角红层基岩滑坡,滑动面很缓,倾角一般仅为5°~7°,大大小于其内摩擦角,所以,这类斜坡本应是稳定的。但在红层基岩分布地区已发
本课题针对变速器安装软垫总成进行设计分析,为保证构架的设计质量,缩短研发周期,同时对支架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WORKS,对构架进行模拟仿真设计分析。
摘 要:针对企业劳动保护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实践发展对策进行分析,从管理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入分析当前企业劳动保护中现存的问题,建立全面、有序的企业安全管理结构。  关键词:企业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工作;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5-0309-02  前 言  随着现代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升,劳动者更
针对滑跌开展失稳自适应平衡研究,对防止滑跌损伤、康复训练设计、行走辅具研发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于失稳现象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尚不清楚平衡调节过程中足底压力
本文利用遥感技术,以湖南省湘西地区为研究区域,对本区的找矿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中采用2000年11月ETM+卫星数据,对研究区遥感影像进行遥感综合信息提取,通过分析所提取
学位
信息技术和各种信息化工具在高中化学课堂上的使用非常普遍,合理地展开信息化教学不仅有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与构建,也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力和学习动力,营造良好的
期刊
现阶段中国油气勘探已经进入岩性油气勘探阶段,由于中国沉积盆地大部分是陆相沉积,储层相对薄,横向连续性差,岩性油气藏较多,分布无规律可寻。这样,对薄储层的识别和研究就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