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中高层及高层住宅单元通风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nian2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却行动迟缓,我国建筑能耗总量高,污染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每年新建建筑占全国新建建筑数量达到50%以上,其中城市居住建筑占城镇建筑总面积61.9%,可见,本地区的住宅建筑节能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当前夏热冬暖地区建筑,住宅建筑能耗主要集中在空调降温的能耗上。建筑围护结构的材料,开窗大小都大大的影响着住宅的得热水平;另一方面,住宅的自然通风能力,就直接的影响着其散热能力。当室外空气温湿度较低时,自然通风可以在不消耗能源的情况下,或者结合一定的机械通风,降低室内温度,带走潮湿气体,达到人体热舒适由此可以看出,自然通风对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节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笔者对广州地区近年来的商品住宅进行了一个初步调查,发现当今住宅设计中确实存在着不少只注重形式,不结合当地气候特征,不注重建筑技术的通风缺陷。这种趋势与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的思想背道而驰。它的背后隐藏了巨大的能源浪费,并且不利于健康的居住环境形成。所以对住宅进行自然通风研究,有着一定的意义。 住宅单元乃至套型的通风设计,长期停留在经验认识水平。《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颁布实施,对从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到开窗面积乃至遮阳设施的设置都有明确的控制和指引,其对本地区住宅节能设计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详读标准的基础上,试从标准涉足较少的住宅平面设计及自然通风方面入手,运用计算机辅助模拟的方法,分别对1.不同类型的住宅单元及其套型;2.同一住宅单元不的不同朝向和不同层数段;3.同类型住宅单元不同组合方式;4.住宅单元公共空间等方面进行通风模拟,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自然通风的效果。尝试就此对常见典型的中高层住宅的单元及其套型设计进行一次通风评价,比较其优劣,分析其原因,探讨其改善措施,并归纳其相关规律和设计要点。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居住形态的现实分析,从家庭构成、居住需求、生活行为模式等多方面的变化入手,剖析新世纪我国单元式住宅各功能空间使用现状和住户居住需求的变化,并提出合理的、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剧增、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从而导致死亡人口数量的增加,加上中国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使得一些城市出现了死人与活人
本论文将富勒的建筑作品及其结构观念作为研究对象。写作的主要内容将围绕富勒的两种建筑类型一项胜住宅和基地穹顶展开。它们分别代表了富勒建筑实践所关注的两大问题:作为工
近半个世纪以来,产业集群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兴起。这种产业的积聚现象不仅仅依赖于地方自然资源禀赋、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规模经济,而更多的是基于地方化的低交易成本和区域产业技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部分,建筑能耗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要影响逐渐被更多人关注。住宅是中国
奥林匹克公园是一个国家最大限度宣扬自己国家文化、国家政治经济实力、国家总体设计实力及奥林匹克精神的一个窗口。他要在奥运会这短短的一个月内给全世界的人留下深刻的印
“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这是《黄帝宅经》的开篇语,简单的几句话道出了人与住宅的关系。住宅是人们安居乐业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社会生产的
南京明城墙是南京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南京市和全中国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在历经了六百多年沧桑之后,明城墙已有约三分之一的段落缺失,城门的状况也已非最初建成时的状况。本文
城市的“二维指标”与“三维空间形态”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且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塑造是城市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对城市三维空间形态的塑造需要指标来做支撑,所以城市
文章从对南京地区高校学生宿舍的现状调研入手,以类型这一概念为线索,分析了四个历史时间段中国高校学生宿舍建筑产生的背景(技术、经济、文化因素)、基本空间结构(空间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