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关于校长教学领导力的相关研究较多,说明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是当下关于校长的研究热点,但是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得出,关于农村小学校长教学领导力的研究依然较少,特别是关于农村小学校长具体教学领导行为的研究也较少,且以往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还有不足之处。农村小学的发展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而且农村小学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学校校长的领导,农村小学校长的教学领导水平直接决定了学校的教育质量。改善农村小学校长的教学领导水平,是振兴乡村教育的关键一环,也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以探究农村小学校长的教学行为现状究竟怎样,以及农村小学校长的教学领导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选取了甘肃省Z市和L自治州部分学区的农村小学校长为研究对象,以教学领导理论和学校效能理论为理论基础,选取了海林杰校长教学领导行为测评量表,通过对校长的问卷调查并进行访谈,从两个方面得出了研究结论。首先,通过分析现状得出:农村小学校长重视激励学生学习,农村中心小学校长的教学领导水平高于村小校长,农村小学校长在教学领导上的侧重点相同。其次,通过分析影响因素得出:40-49岁的农村小学校长在教学领导行为上的表现较好,不同学历的农村小学校长在教学领导行为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小学专任教师数影响校长的教学领导行为,农村小学校长的教学领导水平受校长教龄、任职年限、职称等因素的影响。通过上述分析,本文从内外两方面提出优化农村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行为的对策与建议。内在方面包括以下四点:一是农村小学校长应加强自身的教学专业素养;二是农村小学校长应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督导;三是农村小学校长应从分布式领导视角来提高沟通能力;四是农村小学校长应重新树立自己的学生观。外在方面包括以下四点:一是应加大对农村小学的经费支持力度;二是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增加校长的教学领导时间;三是改进校长评价考核体系,增加对校长的激励因素;四是选拔农村小学校长时考虑年龄和教龄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