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臂混合式可重构机器人设计与原理样机研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e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星球探测、军事侦察和救灾搜寻等极限作业环境中,单体机器人作业系统存在着极大风险,将机器人模块化、重构和多机器人协作等概念应用于极限作业领域,变革单体机器人的机构设计、运动和控制方式,可使其适应复杂的未知工作环境。可重构机器人是由功能相对简单、相互间可以有机连接的同构或非同构机器人模块组成,且可以根据外界环境将多个机器人模块组合成对某一任务或环境最有利的构形,并通过其自变形获得自主适应能力。可重构机器人系统不仅能够简化设计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增加机器人功能和结构多样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其功能上的鲁棒性和可替换性。以未知环境下轮臂混合式可重构机器人为研究对象,根据轮臂混合式可重构机器人模块特征和系统预期功能,对其单体机器人进行总体方案设计。以构形综合和构态变换为基础,结合机构叠加原理和图论理论,提出一种新型变拓扑重复折展式车轮;基于机械臂功能需求,确定机械臂的自由度,完成机械臂关节配置的构形综合和优选,确定机械臂的最优构形方案。根据轮臂混合式可重构机器人的设计要求,完成轮臂混合式可重构机器人的本体结构设计,确定变拓扑重复折展式车轮的关键尺寸参数;基于机械臂的功能需求,完成机械臂主体、末端执行器和辅助轮的机械结构设计,确定机械臂各尺寸参数,最终完成轮臂混合式可重构机器人三维模型构建和二维工程图绘制,并完成原理样机的制作。基于轮臂混合式可重构机器人单体结构特征,运用D-H坐标法建立可重构机器人的正、逆运动学模型。采用构形状态矩阵描述机器人系统的拓扑结构信息,利用分层描述方法表达可重构机器人的群体构形。据此获得各单体机器人间的连接关系和末端执行器的位姿,并通过逆运动学求解获取各关节转角值,确定轮臂混合式可重构机器人系统构形与各模块关节转角的映射关系。基于ADAMS对车轮折展功能、群体构形变换、作业模式和运动模式进行相应的运动仿真验证。根据轮臂混合式可重构机器人原理样机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完成可重构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及软硬件设计,完成轮臂混合式可重构机器人的驱动轮折展运动、单体运动控制和机械臂运动控制等功能试验。
其他文献
着装压迫舒适性是评价服装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牛仔裤、长筒袜等紧身裤袜的流行和使用,下肢的着装安全舒适性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课题着眼于调查压迫对下肢皮肤
机翼在受到气动载荷作用时总是存在变形,尤其是较大的气动载荷作用下机翼变形会更加明显,而这种变形会严重影响飞行器的性能评价,所以在飞机设计时需要考虑机翼的弹性变形。风洞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的应用已经普及到现代化的各个方面,同时基于CAD技术融合行业知识的专业软件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建筑设计行业。但是,鉴于
随着消费“她印象”世纪的到来,女性在商品经济领域里的影响力不可小觑。而在女性服装消费群体中,女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女大学生服装消费心理,可以更好地了解
灵敏度是壳体形状优化中的关键问题。传统壳体形状优化中,通常用网格节点描述优化域,而离散网格与设计变量间很难建立显式关联,因而,难以获得壳体形状优化灵敏度的解析解。常用的灵敏度计算方法为半解析法,但半解析法存在灵敏度计算精度受差分步长影响,计算效率低等缺点。这会导致优化效率低,甚至会因灵敏度信息不准确而出现优化失败。等几何分析使用NURBS基函数进行物理场离散和几何域描述,而NURBS基函数及其导数
工作流管理技术是制造企业实现业务过程自动化的重要支撑技术,它能够有效管理企业信息系统(EIS)中的业务活动、人员与数据等重要元素,并协调其相互关系。雷达产品复杂性很高,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