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家沃斯》的主题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li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特里克·怀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澳大利亚作家。197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并表彰其“史诗般的和擅长于刻画人物心理的叙事艺术,把一个新的大陆介绍进文学领域”。他的小说被翻译成法、德、俄、日、中、波兰、捷克、瑞典、芬兰等多种文字。他的作品既巧妙地结合了欧洲文化传统与澳大利亚现实,同时又揉合了作家特有的个性,从而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的、理性的,乃至个人的影响都是世界性的。帕特里克·怀特出身于澳大利亚一个富裕的农场主家庭,父母都是虔诚的基徒。少年怀特在英国接受教育,并游历了欧洲大部分国家,深受欧洲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怀特还对犹太教、基督教神秘主义、佛教、印度教等东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者认为,怀特的信仰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由一个无神论者逐渐变化为上帝存在的信仰者,再逐渐过渡为多元宗教的支持者。此外,怀特所经历的生活的磨难,使他对美国艾默生的超验主义情有独钟,并深信苦难与谦卑是提升生命的价值,实现和谐与圆满的唯一道路。这些都清楚地体现在小说主人公沃斯的沙漠探险及精神探索中怀特还深受荣格的心理学理论影响,并把它作为写作信条。怀特认为世界由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构成,物质世界即是大千世界的表面现象,精神世界则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而后者才是世界的本质所在,也是作家真正要揭示的目标。因而,描写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展示人物的内心冲突,探索生命的意义成为怀特写作的不懈追求。在《探险家沃斯》一书中,怀特指出忍受苦难是通向真理的唯一道路。即使像沃斯一样狂妄自大的“超人”,最终也会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己的上帝,只有让自己谦卑,才能真正接近上帝。这是一个极其痛苦的历程,主人公沃斯作为现代人的象征,本身带有现代人的主要心理缺陷。怀特试图通过主人公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以及最后达到自我认可的艰辛探索历程来揭示现代人的心理。通过分析和探索现代人的心理问题,力图为现代人指明出路——用谦卑和纯真的心态接受和认可自性及人格中所有的特征。最后本文得出结论,该小说为迷失的现代人达到自性最高认识指明道路,指导人们通过谦卑和忍受苦难来认识、接纳自我,最终成为具有高度洞察力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
其他文献
新闻业的动荡和重组、数字化创新以及新媒体的冲击使得美国新闻业传统商业模式的局限性逐渐显露,这就迫切要求业界探索出一种新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来逆转目前新闻业江河日下
学习词典是语言学习者,特别是二语学习者不可缺少的工具。优质的学习词典可以向学习者提供有效输入,并通过有效输入,帮助其进行输出。在这一过程中,例证给出了语义、语法、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