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老年人收入:个人、家庭和政府的作用

来源 :上海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2006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口正在快速老龄化。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达2.64亿,占人口总量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1.9亿,占13.5%。121世纪中叶以后,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可高达30%-50%。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代际赡养关系和老年人的养老带来空前严峻的挑战。老年人由于生理机理衰退,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收入将逐步减少乃至丧失,另一方面他们的基本医疗与长期护理需要将显著增加,如果家庭转移支付与公共转移支付不能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基本收入,他们极易陷入贫困。论文将重点研究个人、家庭和政府三大主体对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收入差距及收入水平的影响和作用。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城镇户籍之上附加了各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政策,使得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在收入结构、社会保障和养老模式等方面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伴随着子女数量减少和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代际赡养关系受到极大挑战,农村以家庭供养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城市化进程导致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向经济更发达的城镇聚集,农村老龄化程度和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城镇,家庭成员将难以向农村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的照料。虽然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已经从主要面向城镇居民提升为覆盖全民,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等正在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但是,城乡老人的收入差距和养老保障水平差距仍然相当悬殊。为进一步研究近十年城乡老年人收入变化和收入差距问题,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对城乡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收入开展研究,重点考察城镇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两个群体的收入水平、来源和决定因素。第一,论文根据老年人收入来源的三个不同主体,将总收入划分为来源于个人的收入、来源于家庭的收入和来源于政府的转移收入。对近年来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收入来源的变化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按城乡、区域等不同维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在城乡、区域、年龄段、性别等维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城乡之间的收入水平差异最大,收入结构差异也非常显著。第二,论文分析了城乡老年人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以及相关因素对不平等的贡献度。本文采用各类不平等指数分别测算全体老年人、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并从两个维度对收入差距进行分解。一是用泰尔指数对老年人的收入差距进行组间组内分解,二是按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按不同收入来源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城镇内部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再缩小的趋势,农村内部差距趋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也显著缩小,结果总体差距缩小。在各类收入来源中,社会保险转移净收入对总收入的基尼系数综合贡献率最高。第三,论文对老年人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本文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考察了城乡总体老年人、城镇老年人与农村老年人的个体收入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包括个人自然禀赋和人力资本积累等个人相关因素,家庭相关因素,以及社会支持政策等方面的因素。结果发现城镇和农村老年人的收入影响因素有显著差异,城镇老年人收入受社会保障制度影响较大,农村老年人则受家庭转移支付的影响较大。第四,论文进一步研究了近年来社会保障在缩小老年人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方面所起的作用,发现社会保障有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对于维护社会公平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藩篱仍然存在,社会保障受益水平差距悬殊,城乡老年人来自社会保障的收入差距远高于城乡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第五,论文对美国、日本和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老年人收入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比较研究。虽然各国国情有所不同,但都同样面临人口老龄化以及国民基本养老金的财政压力,在为老年人提供稳定可持续的收入保障方面做了很多制度改革,主要包括推进养老金制度改革,维持养老基金的可持续性;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以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需求;基本养老金更加注重公平,实现收入再分配功能保证低收入者的经济来源;完善收入最低保障制度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贫困和患病的老年人提供托底保障等。最后,论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实施积极老龄化,提高老年人劳动参与率,继续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提升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公平性与效率;加大对未来老年人的人力资本投入;以及提升中国人口生育率,减缓人口少子老龄化进程等。
其他文献
2015年《立法法》作出修改,将立法权扩大至所有设区的市,使得地方的立法主体进一步扩大,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我国的法律体系已经建成,各方面做到了有法可依,使得我国地方的立法进入了“精装修”时代,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成为了时代的主流。如何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成为了热门话题,立法评估成为了其中一个比较好的方式,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和地方立法实践主要关注地方立法后的评估,有学者有专门的著作对立法
学位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地位和作用难以替代。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是其他所有问题得以解决的前提和基础,更是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体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保障中国人民的“饭碗”安全是党和国家始终关注的大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全国瞩目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成功地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充分地调动了亿万农民劳
学位
为研究有害气体在地介质中的渗透扩散规律,验证数值模型和程序的可靠性,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多用途气体渗流示踪实验平台。平台由实验柱系统、示踪气体调制系统、气体及水分测量采集系统、辅助系统组成。其中实验柱系统可以方便地装填均匀、非均匀介质,构建温度相对恒定的气体渗流区域,提供气体输入腔体、预留测量系统及辅助系统的接口;示踪气体调制系统可以调制输出给定压力、浓度的示踪气体(一
个案量刑公正不仅是深刻的法哲学思辨与拷问,更是司法实践中的重大疑难问题。任何个案量刑公正实现的路径,均需以“个案量刑公正究竟何谓”之“元问题”的认知作为理论基础。国内对于影响个案量刑公正的因素,基于量刑是定罪之后的一个环节现已成为一个共识,所以对影响量刑因素的往往只从量刑阶段出发进行分析,这样就把定罪与量刑环节的天然联系人为的割断了,因而对影响量刑公正的因素分析过于片面与表面。本文将量刑视为一个从
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是社会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传统侵财型犯罪,在实践中发生的案例,大多可以根据行为方式及构成要件作出明确的区分。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情况,窃取和欺骗等犯罪手段往往相互交织,所以对此类案件的定罪量刑司法实践中尚存在一些争议。本文认为除了法律规定自身存在不明确的他因素外,学界对于诈骗罪中处分行为的认定,以及盗窃犯罪中“秘密窃取”等要件要素的认识差异,造成了司法实践的持续困惑。因此如何正确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以及政府近年来发布的相关补贴政策的落实,电动汽车的购买率日益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却不容小觑,那就是如何回收利用报废的电动汽车电池。目前来看,虽然车用动力电池的报废处理逐渐形成规模,但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并且随着人们逐渐认识了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的销售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同时,对于充电设施建设的需求处理以及电池的规划处理问题也不得不开始关注。新兴
消费合同是学术上对当事人一方为消费者的合同的总称.如果消费合同中包含有涉外因素,例如当事人的住所在不同的国家、合同的缔结地在外国、合同的标的是位与外国的物或需在外国实施的行为等,就有可能成为国际消费合同,从而产生合同应受哪一国的法律支配的问题.在消费合同中,卖方拥有比消费者强大的多的谈判力量.如果不对合同双方的意思自治进行限制,卖方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把任何条款强加入合同中,这将造成对消费者极为不利的
分类号密级___________________UDC学号21951089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南方航空实施新租赁准则的案例研究李诗恬指导教师姓名:杨兴龙
学位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是鲍德里亚思想的结晶,闪烁着思想的光芒,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总是令人深受启发的,对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研究,更是值得的。本文对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从这一理论产生的经济、文化社会条件和其理论渊源出发,对消费社会理论的概念进行了解析,对其特征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以客观的、辩证的态度对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进行了分析,最后以这一理论对我国当前发展的现实意义为落脚点。本文主
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依赖于公法对个人信息的定位。在公法与公法理论上,有两种看待个人信息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个人信息权是一种基本权利,个人信息应当受到法律的确权保护;另一种观点则将个人信息视为他人言论自由的对象,个人信息的自由获取与使用受到法律保护。但这两种观点都无法从整体上理解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权的观点忽视了个人信息的自由流通属性与公共属性,而个人信息作为言论自由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