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现代散文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63hs63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现代散文是四川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旨在对四川现代散文作较为全面的总结与研究,揭示其重要特征及发展规律。 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分析四川现代散文的思想内容。“救亡与图存”是近现代中国的主旋律,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为挽救民族危亡和谋求国家富强,中国知识分子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现代散文或揭露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暴行,或描写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弘扬了民族意识,鼓舞了民众的抗战意志。同时,作家们对国统区的黑暗现实,对国民党反动派投降反共的罪行,也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 第二部分对四川现代散文与巴蜀地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辨析。巴蜀地域文化不仅影响了四川作家的精神气质、文化人格,及作品的题材与内容,而且影响着作家的艺术风格、艺术表现。四川现代作家在散文中描绘了四川地区特有的风景画、风俗画、生活画,表达了对巴山蜀水的深厚感情。 第三部分是对四川现代散文艺术特色的研究。四川现代散文作家在艺术上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形成了各自特殊的艺术创作风格。本部分旨在分析四川现代散文在艺术创作上的一些共性,如:追求真实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追求散文的诗意美,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灵活运用,等等,以期对四川现代散文的艺术特色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结语指出四川现代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组成部分,研究四川现代散文不能背离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大背景。
其他文献
该文试图对现代文学中的复仇母题予以一种整体性的观照.该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现代文学母复仇母题的简明溯源.第二部分是对鲁迅在复仇母题上独特创造的解读与阐释.他对复
叶燮是我国清朝康熙初年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在他的《原诗》和其他的一些理论文章中,叶燮批判了明清诗坛上出现的各种错误的文学主张,建立了以崇正主变为中心的文学变化发展观。
该文拟借用现代性理论对黄遵宪诗歌进行一番总体关照,并不揣浅陋地希望以此来深化现代性理论的研究.该文的主体部分由三章组成,主要从黄遵宪的诗歌理论、诗歌创作、艺术风格(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当社会处于巨大变动之时,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词汇,总是积极的扮演着记录这一变化的角色,因而,新时期新词语的大量涌现,引起了语言研究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