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盛期陶瓷狮子形象探微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oseph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狮子形象在中西方文化中均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自汉代以来,由域外传入的狮子成为中国各类造型艺术普遍表现的对象,陶瓷狮子形象也颇为丰富,传承有序,集中体现了中国动物造型的艺术成就及时代特征。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国力强盛,陶瓷制造业空前繁荣。经过中华文化再造的中国化的狮子形象作为中国陶瓷的传统装饰题材之一,在清代盛期的瓷器上应用也较为广泛。同时,在18世纪这样一个东西方海上贸易商路畅达的时代,来自西方国家的狮子形象也出现在了中国瓷器上,成为中国外销瓷的重要装饰内容之一。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狮子和西洋狮子也展现着不同面貌,使得清代盛期陶瓷狮子形象多姿多彩,不拘一格。中西狮子形象的这种既相互区别又互相影响的的现象,是对清代盛期中外交流阶段性特征的生动反映。本文力图就所掌握的清代盛期陶瓷中国狮子与西洋狮子资料加以梳理,对其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从细微处发掘二者的相异之处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文化根源,阐明中西文化交流对其产生的影响,试图找寻中西狮子形象的交融之处。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中国艺术中的狮子形象诞生及其在两晋至清顺治时期陶瓷上的应用入手,探寻陶瓷狮子形象的时代特征及其发展演变。第二部分:分别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陶瓷狮子形象入手,将其出现的社会文化因素纳入语境,对其艺术特征进行具体分析、总结。第三部分:通过对清代盛期陶瓷上的中西狮子形象的对比分析,指出其同与异,探讨其受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所出现的变化。本文在搜集整理清代盛期陶瓷狮子形象的基础上,以中西狮子形象的艺术特征的分析和二者的相互影响的考量为本文重点。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中西美术交流研究的范围,充实了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的内容,对深化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助益。
其他文献
<正>绍兴花边,又名万缕丝花边,是一种以棉线为主要原料,经过手工挑绣或编织而成的装饰性镂空工艺美术制品,是刺绣的一种,亦称"抽纱"。绍兴花边工艺从20世纪初欧洲传入绍兴萧
随着我国现有能源利用形式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迫使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利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天然气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系统以其多样的供能形式和清洁高
《天使艾美丽》是法国导演儒内的一部经典电影,老练的儒内通过镜头的衔接、蒙太奇手法的巧妙运用、节奏的忽快忽慢,让人们在慵懒静谧的感觉中又迎接着目不暇接的惊喜,电影在
行政监管作为行政权干预社会和经济等领域的方式之一,与传统模式的行政干预不尽相同,行政监管强调行政权直接的、通过外部手段对被监管对象的活动实施干预,这也体现了行政监
《中学体育教学技能与训练》课程是在河北师范大学加强教师教育的背景下及中学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日益重视的需求下产生的,是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内的一门必修实训
企业员工情绪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加强员工情绪的管理,是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加强员工情绪管理的重要意义谈起,分析了企业员工不良情绪产生的
<正> 西汉刘向校定《孙卿书》三十二篇。其后,或将三十二篇分为十二卷,十二卷本遂取代未分卷本。唐杨倞据十二卷本《孙卿新书》作注,分为二十卷,并改书名为《荀子》。杨注《
北京国际音乐节与上海国际艺术节同作为京沪典型文化活动,在创立背景、自身特色、运作水平、市场定位、市场反响、品牌效应等方面,既有相同的经验,也有不同的特点。“两节”在创
冲突话语是生活中一种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会话参与者之间使用侮辱、挑战、反驳、争吵等语言策略的言语行为。这种冲突话语的发生往往预示着不礼貌现象的出现。Culpeper (1
目的研究各类口腔粘膜脱落细胞的微量生物性捡材中DNA提取和检验的方法,初步论证牙刷等载体作为法医物证检材的可能性。方法分别采用Chelex-100法、有机萃取法、联合抽提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