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赤星病菌的抗药性及替代药剂的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LI0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星病是重要的烟草叶部病害,主要由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引起。目前,生产上的防治药剂主要为二甲酰亚胺类等传统的保护性杀菌剂。本研究检测了采集自贵州福泉和兴义两地的烟草赤星病菌对常见杀菌剂的抗药性,并研究了其对新型杀菌剂的敏感性,以为其科学防治提供依据。采用区分剂量法测定了烟草赤星病菌对甲基硫菌灵和腐霉利的抗药性,并对甲基硫菌灵的靶标基因β-Tubulin进行了扩增和比较。结果显示,所有菌株(n=128)均对甲基硫菌灵表现耐药性,β-Tubulin氨基酸序列第167位氨基酸为酪氨酸,这是赤星病菌对甲基硫菌灵表现耐药性的主要原因。共检测到9株对腐霉利表现低水平抗性的菌株,总的抗药性频率为8.3%。评估了嘧菌酯对烟草赤星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无旁路氧化酶抑制剂水杨肟酸(SHAM)协同作用下,嘧菌酯抑制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的活性很低,但抑制孢子萌发的活性较高,平均EC50值分别为130.545mg/m L和10.556mg/m L。当有100mg/m L的SHAM时,嘧菌酯抑制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17.760mg/m L和0.140mg/m L。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嘧菌酯对烟草赤星病菌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结果表明:提前0h、12h和24h施药,嘧菌酯对烟草赤星病菌病斑组织扩展抑制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0.118、0.084和0.001mg/m L,嘧菌酯浓度为1mg/m L以上,烟草赤星病菌在烟草叶片上未能形成肉眼可见的病斑。接种48 h后施药,嘧菌酯对抑制烟草赤星病菌病斑扩展的EC50值为0.180mg/m L。测定了烟草赤星病菌群体(n=95)菌丝生长对嘧菌酯的敏感性(-SHAM),结果显示所有菌株的EC50值均>5mg/m L,且74.7%的菌株的EC50值>100mg/m L。测定了烟草赤星病菌群体(n=33)分生孢子萌发对嘧菌酯的敏感性(+SHAM),结果显示EC50范围为0.004~2.416mg/m L,平均EC50为0.230±0.470mg/m L。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烟草赤星病菌(n=102)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并对啶酰菌胺表现敏感和敏感性最低的12个菌株的琥珀酸脱氢酶亚基(Sdh B)基因进行扩增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啶酰菌胺抑制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在0.186~5.818mg/m L之间,平均为2.157±1.112mg/m L。分析显示两地菌株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差异极显著(p<0.01)。所测Sdh B基因序列分析显示,部分敏感菌株,在第224位和第226位氨基酸分别出现C224R/G和S226P的替换。进一步进行了烟草赤星病菌复配药剂的筛选,结果显示,不同比例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复配,除7:1比例复配混剂对豇豆黑斑病菌无增效作用外,其余不同比例复配对抑制链格孢菌孢子萌发均有增效作用。其中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按7:1比例复配,对烟草赤星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佳。吡唑醚菌酯:抑霉唑按不同比例复配对抑制链格孢菌菌丝生长均具有增效作用,其中1:7的复配比例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系统分析了科学文献的形式与级别,根据科学文献的特点,选择了评价指标和等级标准.分别从文稿的社会效益因素和学术水平因素这一内容指标以及编校质量因素和刊发载体因素这一
<正> 习惯性便秘临床上比较多见,多发于年老体弱,久病体虚者。西医治疗习惯性便秘往往是选用泻药,只能治标而达不到治本目的。祖国医学认为习惯性便秘多半是虚证,阴亏津耗或
<正>本文着重从工程风险概念、风险分析方法入手,介绍了EPC合同条件下的风险管理基本思路,根据EPC总承包模式的运作过程、管理模式、合同责任和风险分配等,借鉴和总结各种不
高水平的公共交通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为准确评价公共交通,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和管理水平。依据常规公交的传统评价体系指标,基于公交可达性水平评价方法、住
通过对7条水泥生产线窑尾烟气成分的测试分析,探讨CO浓度、炉型、喷枪位置等因素对脱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窑尾烟室CO浓度与氮氧化物(NOx)浓度密切相关,CO浓度越高,烟气中NO
<正> 习惯性便秘一症,病因不一,治疗各异,不能执一偏颇。仅举案例三则以为说明。例1:冯××,男,71岁,干部。患者清癯,说话朗朗有声,然所患习惯性便秘,已二十余年,虽经迭治,如
解开“鸡尾酒会效应”之谜JohnMaddox著郑佳译从各种令人分心乱意的嘈杂声的本底中把有意义的信号辨别出来,是人们日常的一种实践技能。现在已经从数学上证明了它的存在,而且这正是使神经
本文采用PCR技术,以特异扩增人SRY基因HMG-box保守区的一对引物,扩增了虎纹蛙Sox基因(SRY-box gene).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SSCP分析.结果雌雄虎纹蛙个体均扩增出一条带,大小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