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氯苯甲酸长期以来被用作羟基自由基检测的目标化合物。试验发现以对氯苯甲酸作为目标化合物会带来测量误差,因而选取多种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实验以寻找适合作为新的目标化合物的有机物。采用不同的氧化方式,对中间产物进行检测,从而分析可能的氧化途径,及避免不良副产物的出现。针对毒性中间产物甲醛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通过大量实验验证,得出了两种适合作为羟基自由基目标化合物的有机物——丁二酸和丙二酸。它们无毒无害,是常见的二元羧酸。使用丁二酸作为目标化合物,在臭氧氧化氯酚的过程中,利用离子色谱检测水样中丁二酸的浓度变化情况。计算得出了羟基自由基的浓度变化情况。分别采用臭氧单独氧化和臭氧/羟基自由基混合氧化方式氧化壬基酚的水溶液。臭氧分子单独氧化和臭氧/羟基自由基联合氧化均能有效降解壬基酚,在设定氧化时间内均能完全去除任基酚。羟基自由基能极大地提高臭氧氧化壬基酚的经济性。混合氧化方式下的氧化程度高于单独臭氧分子氧化。采用腐殖酸和葡萄糖配水模拟自然水体进行氧化,以丁二酸和丙二酸作为目标物,发现葡萄糖没有明显的抑制或促进作用,而腐殖酸会促进羟基自由基的生成。鉴于中间产物甲醛的环境毒性,以甲醛为对象进行了实验。分别从污染物结构、氧化方式和氧化条件对甲醛产生量的影响进行实验。苯环上不同的取代基会影响甲醛的产量,而对于单烯烃来说,α-C上连接的基团对甲醛产量的影响更大;饱和链烃的甲醛产生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以丙烯酸溶液为氧化对象,甲醛浓度变化表现为先增后减,出现峰值。增大进气流量会提高丙烯酸溶液的初始产甲醛速率,使甲醛浓度的峰值减小并提前出现;提高气态臭氧浓度产生类似的效果。·OH的增加有利于壬基酚和水杨酸的开环,从而形成更多的中间产物;而C=C结构更有利于O3分子的加成反应,·OH浓度的增加则提高了矿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