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第一部分是绪论。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历来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的高度重视,而竞争优势的动态性则是当代复杂多变经济环境的产物。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企业能否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其是否持续获得竞争优势,因此,研究企业竞争优势及其动态性的形成机制,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回顾了国内外有关竞争优势的理论,指出了产业经济学派和资源能力学派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和基本研究方法。最后给出本文的结构框架。
论文第二部分首先分析了产业竞争理论与资源能力学说对企业竞争优势解释的不足,竞争优势及其动态性的深入研究需要系统理论整合资源能力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从系统观的角度把握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和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交互关系,从而奠定了本文的整体逻辑框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企业内部资源能力构成竞争优势变化的内因,外部竞争环境构成竞争优势变化的条件。然后构建了企业系统理论模型框架,为后面章节提供了研究框架和思路。
论文第三部分是第三章和第四章。论文运用企业资源能力理论,论述了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内部因素。然后梳理了企业资产、资源、能力、核心能力、战略资产、竞争优势等概念,提出了资源与能力的辨证关系,给出了企业竞争优势及其动态性的定义。在以资产所有权归属为企业系统边界的基础上,从企业利润来源角度分析了企业系统内部资源能力结构,提出了企业核心能力结构的两个维度,进而建构了分别以效率和价值为核心的企业资源能力结构模型。在借鉴产业经济学有关竞争优势的理论,论述了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外部环境要素。首先分析了企业外围竞争环境的复杂性,包括具有八大特征的宏观环境,以及企业外围相关经济主体构成的具体竞争环境。论文分析了产业竞争竞争理论对研究企业竞争环境的局限,然后根据系统科学中系统与外围环境的理论,创新性地建立了以企业为中心的九因素竞争环境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分析了企业竞争优势产生的外部因素。
第四部分综合分析了企业竞争优势产生的内部资源能力因素与外部竞争环境因素。首先将企业的价值型和效率型内部能力构成因素以及外部竞争环境因素结合起来,创新性地构建了企业系统理论结构模型,为竞争优势动态性提供了分析框架。战略性产业要素的一般性与企业竞争环境要素的具体性相结合,转化为特定企业竞争取胜的关键性成功因素,企业的资源能力只有满足关键性成功因素的要求,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最后给出了企业竞争优势机制模型。
第五部分是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从动态性竞争环境角度和动态性资源能力角度论述了企业竞争优势动态性的内外因素。
首先运用产业周期理论,论述了产业环境在不同产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战略性产业要素。总体上来看,产业周期前半期的战略性产业要素是企业为顾客创造新价值,产业周期后半期的战略产业要素是企业以有效降低经营成本。由于产业环境和企业外围经济主体要素共同构成了企业竞争环境,因此,战略性产业要素的一般性跟企业特定竞争环境的具体性相结合,转化为特定企业竞争的关键性成功要素,满足关键性成功要素的企业资源能力必然具有竞争优势。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性意味着企业关键竞争因素的动态性,从而导致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性。然后论文从企业资源能力存在方式和分类入手,分析了不同类型资源能力的消长机制,资源能力获取的外生方式和内生方式。论述了同关键竞争要素相拟合的核心能力的获取方式,必须通过内生方式的组织学习来培养。从过程性质的角度,探讨了作为一种内生过程,组织学习具有非完全可逆性和非完全重复性,进而研究了企业如何根据竞争环境的机遇特性以及组织学习的两种特性,选择核心能力的不同获取方式,以及参与竞争的合作和独自经营两种方式。
第六部分综合论述了企业竞争优势动态性形成机制。在总结前文基础上,综合企业资源能力与竞争环境两个方面的作用因素,给出了竞争优势动态性的准确定义;指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性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企业系统与竞争环境的动态平衡过程。最后提出竞争优势动态性的特征。
本论文的创新点:1.在整理已有资源能力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辩证的观点,创新性地提出了企业资源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关系,同时为企业系统理论模型的建立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2.在运用系统理论以及产业竞争理论,创新性地建立了以企业为中心的特定竞争环境九因素结构模型,克服了产业竞争结构五力模型对企业外部具体竞争环境分析的不适应性。
3.运用系统理论、产业竞争理论、资源能力理论以及本文建立的以企业为中心的外部竞争环境九因素模型,创新性地构建了企业系统理论模型,为有关企业的竞争优势分析提供了工具。
4.运用企业系统理论模型,论述了企业竞争优势动态性的形成机制,创新性地建立了企业竞争优势动态性模型,最后得出了动态性资源能力与动态性竞争环境构成企业竞争优势动态性的内外因素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