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向相位编码QKD系统主动相位补偿过程的量子黑客攻击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ilj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对密码技术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从人类社会出现战争开始便出现了密码的概念。现如今,密码技术更是被广泛的应用于诸多领域。政治、军事、经济发展等都与密码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确保密码技术的绝对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经济的发展,密码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信息安全的问题不仅关乎到个人的利益,更关乎国家的安全以及社会的安定。确保信息安全,也是确保社会安定团结的一种保障。  经典保密通信的安全性取决于计算的复杂的程度,一旦量子计算机问世,现有保密通信系统将毫无安全性可言。而量子保密通信的原理则建立在量子力学原理之上,理论上具有绝对的安全性。虽说理论上的绝对安全已经被证明,但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使得实际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漏洞。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已经针对实际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不理想性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攻击。如针对不理想单光子源的攻击、不理想探测器的攻击以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控制过程和校准过程的攻击等。但是对于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主动相位补偿过程的安全性还没有人考虑过,所以本论文对单向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主动相位补偿过程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其存在的安全漏洞并提出了一种攻击方案。在本论文描述的量子黑客攻击下,可以达到在通信双方认为的安全误码率条件下窃取密钥信息,并且在这种攻击下,Bob端探测器接收到密钥0和1的概率仍然相等。这样一来,在研究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实际安全性时,也要考虑像主动相位补偿这种经典过程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本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  1、介绍量子密钥分发安全性的基本原理;  2、对QKD系统的现实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现有的QKD系统实际存在的攻击方式和防御策略;  3、对目前普遍采用的主动相位补偿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其原理和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4、提出针对单向QKD系统主动相位补偿过程的攻击方案。该攻击方案所引起的误码率低于通信双方认为的没有木马攻击情况下的安全值,而且本文提出的攻击下Bob得到的密钥“0”和“1”的比例仍为1∶1。所以,这种攻击可以在通信双方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密钥信息。
其他文献
石墨烯是一种二维蜂窝状的晶体结构材料,具有超强的机械强度,超高的电子迁移率和热传导率,高气密性和光透过性等特殊性能。这些特殊的性能使得石墨烯可能替代现有的一些材料在目
制备非经典光已成为量子光学的基础研究工具和潜在应用中的基本问题.在非线性晶体中利用非线性光学过程制备非经典光已经成为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技术,然而本文将论述一种近年来
黄疸(Jaundice)是由于机体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进而血液中胆红素向集体组织中扩散,导致巩膜、黏膜以及其他组织黄染的一种症状与体征。在目前的临床医学分
马来酰肼作为一种除草剂和植物生长抑制剂,在农业中用来抑制蔬菜根茎发芽,从而使其长时间保鲜。但是一些研究探究了马来酰肼的细胞毒性影响并发现其对植物的有丝分裂具有阻断作
学位
近些年来,随着自旋电子学和纳米加工技术的发展,在超小的纳米或分子设备中操纵电子电荷及其自旋已成为一个很活跃的研究领域,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将单个分子作为元素器件的最终目标
集成偏振光分束器是集成光学中实现偏振操作的重要器件,利用表面等离子极化激元的偏振特性是实现偏振分束的有效方法,它具有具有体积小、稳定、不需要机械对准、兼容于CMOS工艺
本文利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Tin-mZrmO2n(n=2-7,0≤m≤n)团簇的基态结构、相对稳定性、电子结构、分子振动谱和紫外光谱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  利用Gaussian09软件,在对(Ti
进入21世纪,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头号杀手,在制造重大伤亡的同时还耗费着数目巨大的社会财富。众所周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是导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因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不同的驱动下,讨论布朗粒子的定向输运特性。在第一章简要的阐述了噪声的概念、分类,特别介绍了常用的两种布朗运动动力学描述方法:朗之万方程、福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