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自我差异的相关研究

来源 :武汉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zhongnan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是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反映,对其身心健康及其成长与发展都有积极影响,研究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近些年来研究的对象大多限于对普通院校大学生,对于体育院校的大学生研究的却很少。而且国内外对自我差异与负性情绪的研究积累了较多资料,专门考察大学生自我差异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五所体育院校的446名大学生(男生226名,女生220名)的主观幸福感的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对主观幸福感与自我差异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1)本人所研究的体育院校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常模。(2)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不同的基本情况上存在差异。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家庭经济收入和家庭住址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其中,男生主观幸福感高于女生;在专业上,体育专业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团体项目专项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个人项目专项的大学生;在年级上,随着年级的增加,主观幸福感有下降的趋势,大一的主观幸福感最高,大三的最低。家庭经济收入越低,主观幸福感越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3)自我差异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自我差异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水平越低。
其他文献
世纪之初,教学方法的改革早已成为国际教育界特别关注的焦点。我国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到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是指向这一主题的。领会教学法是体现素质教育和课
教学过程设计的更加科学合理是教学实施与管理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基础工作。多年的艺术设计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提供给学生的项目任务是关键性环节,我们提倡采用项目式教学。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