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and Use and Land Cover,LULC)变化检测是利用变化检测算法对同一地区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定量地比较、分析和确定出地表变化特征的研究。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建设仍然在继续,新农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土地覆盖状况处于急剧变化的阶段;同时世界人口基数庞大,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也十分巨大,因此土地覆盖变化检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光学影像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and Use and Land Cover,LULC)变化检测是利用变化检测算法对同一地区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定量地比较、分析和确定出地表变化特征的研究。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建设仍然在继续,新农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土地覆盖状况处于急剧变化的阶段;同时世界人口基数庞大,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也十分巨大,因此土地覆盖变化检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光学影像由于在多云多雨地区难以获取高质量的影像,因此在极端天气条件或进行长时间序列变化检测研究时受到较大限制,不受云雨等天气影响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数据成为该区域重要的数据源。传统基于像元的变化检测方法会造成大量的椒盐噪声,SAR数据受相干噪声的影响使得基于像元的变化检测方法更加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深度学习在自然场景分类研究中获得良好效果而备受遥感领域关注。深度学习可以自动提取遥感影像深层特征,解决其中复杂的映射关系,同时有较好的容错能力。但是由于SAR影像获取成本较高且目视解译难度较大,目前基于深度学习进行SAR影像变化检测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基于全极化的RADARSAT-2数据,以四川省眉山地区为例,开展土地覆盖变化检测方法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提出了一种光学引导不同时相SAR差异影像,结合面向对象的遥感变化检测方法。使用后时相Sentinel-2光学影像对基于前、后时相SAR影像生成的雷达差异影像进行面向对象引导分割,提取对象级多维特征并对特征空间进行优化,结合面向对象的随机森林算法实现土地覆盖变化检测。与现有的算法相比,该方法在各项精度指标均有较大提升,同时能够有效避免椒盐噪声的现象,在试验区的准确率为92.90%,召回率为96.61%,F1-measure为96.07%,错分误差和漏分误差分别为4.47%和3.39%。(2)评价与分析广泛应用于光学影像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全极化SAR数据的土地覆盖变化检测的可行性与应用效果。利用Mobile Net模型的深度可分离卷积替换传统卷积进行特征提取,结合U-Net模型基础框架,提出了Mobile UNet模型以适应于小样本训练。在创建的SAR变化检测数据集的基础上对不同模型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广泛应用于光学影像的深度学习模型在针对SAR影像变化检测上同样适用,并在不同程度上有效地获取了变化检测结果,其中Mobile UNet模型针对变化剧烈和变化情况复杂的区域均具有独特优势且各项精度指标最优,其测试集的准确率、召回率、F1-measure分别为95.11%,96.15%和97.15%,错分误差和漏分误差分别为1.79%和3.85%。(3)针对本文提出的两种方法进行了噪声敏感性分析。分别对未滤波以及经Refined Lee方法的不同窗口进行滤波的SAR影像创建不同的数据集,然后使用各数据集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变化检测以探究两种方法对雷达噪声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当SAR数据未经滤波时,两种方法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噪声的影响;针对滤波后的数据,深度语义分割相较于面向对象的方法在变化检测结果的精度上由于不同滤波条件下数据信息和噪声之间的平衡关系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当滤波窗口为7×7时能够较好的平衡影像细节的保留和噪声去除的关系使得变化检测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图形与几何”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知识领域,几何作图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良好作图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图形的有关概念,引导学生规范作图,掌握几何作图的技能和技巧,积累几何作图的学习经验。
阐述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特点、教学现状,提出SPOC的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包括教学资源、教学方案、考核评判方式,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和知识体系。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使我国进入冰雪运动发展的黄金期,在此契机下,国家大力提倡“冰雪运动进校园”。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校园冰雪运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和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从五个方面提出我国冰雪运动进中小学校园的发展路径:拓宽冰雪运动进校园经费渠道,加强师资培训与引进社会力量,提高学生冰雪文化素养,加快冰雪教材开发,完善冰雪运动安全保障体系。
针对股票市场有效性的量化度量问题提出基于递归图和递归熵的度量方法,使用重构相空间的方法把一维股票价格时间序列嵌入到高维相空间中,进而可以在一个拓扑性质不变的高维相空间中通过分析状态向量的轨迹来研究股票市场的动力学行为.对14个发达国家(地区)和12个新兴国家(地区)的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时间尺度上表现出有效性演化行为.进一步,对市场有效性动态演化规律问题提出EMD+熵谱图的组合分析方
"平移和旋转"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图形的运动,这两类运动都属于刚体运动,就是运动之后图形保持任意两点间距离不变,即运动之后物体的形状不变。[1]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勾连,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最为生动的部分。同时,又为第二学段探索平面图形的面积、感受"转化"思想与策略,第三学段用运动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图形打下基础,
目的:探讨介入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LAVO)的有效性及对患者预后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LAVO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67)及对照组(n=53)。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方式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联合介入取栓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即刻、24 h、1周、2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改良脑梗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继续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是理念、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工程,扎实做好该项工程,可以全面推进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为实现高等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以深圳大学继续教育为例,从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教学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优化教学管理等方面实现高等继续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践证明,融合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页例1,随后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第1、2题。教材简析:苏教版教材将图形平移的内容分两次教学。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通过观察实例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形成物体平移的表象。同时,通过"想想做做"第3题的教学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平移几格"的含义,学会在方格纸上将红棋子、黄棋子分
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从根本上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教学起点方面、教学方法方面以及教学策略方面。教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应该事先对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掌握班级学生的实际英语实力,随机在此基础之上,为学生制定出最合适的学习计划和培养方案,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帮助他们树立英语自信心。
跟管钻进技术是解决复杂地层钻进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跟管钻进过程中内外管环空间隙卡阻、钻具受力复杂、能耗大和套管连续下入深度有限、深孔干热岩花岗岩在热应力作用下破碎卡钻等技术难题,本文创新设计了一种双孕镶金刚石钻头跟套管连续钻进机构。理论分析表明:双钻头同心回转钻进岩屑小,避免内外管卡阻,极大地改善了钻具的受力状态,降低了钻具发生断裂的风险;内钻头通过齿轮啮合方式带动外钻头独立回转,相较于常规跟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