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花芽分化时期光周期处理对小豆花叶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jnih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光周期处理对小豆花器官生理生化指标、叶片光合生理、生育进程、花荚量、植株形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以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材,根据小豆不同花芽分化时期,设置1个自然光处理和3个12h光周期处理。CK:自然光处理;SD1:生长锥肥大期至花序节苞叶及枝梗分化期光周期处理;SD2:小花分化期光周期处理;SD3:雌雄蕊分化期至花器官完成期光周期处理。试验于2014-2015两年在河北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基地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小豆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花器官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始终保持稳定。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淀粉含量、硝态氮含量则随植株生育时期的变化而变化,在始荚期均出现转折现象。在始荚期时,可溶性糖与可溶性淀粉含量CK、SD1、SD2、SD3比值分别为4.5、9.7、7.9、5.8。而在其后的几个生育时期中,比值均在1.1~6.7之间,光周期处理有利于比值升高。  2、光周期处理对小豆植株叶面积指数具有促进作用,SD1、SD2、SD3比CK平均分别高7.30%、8.75%、18.24%。叶面积指数在盛荚期、始粒期、鼓粒期保持较高水平,平均值为3.77。光周期处理对小豆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以及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不显著。  3、光周期处理促使开花期、结荚期提前,缩短小豆花荚期,提升开花促进率,其中SD1、SD2、SD3开花促进率平均分别为12.83%、19.28%、6.38%。综合生育进程提前程度以及开花促进率来看,均表现为SD2>SD1>SD3>CK。  4、光周期处理对小豆植株开花量具有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明显,单株开花量、分枝开花量均表现为SD3最高。光周期处理对小豆植株节位结荚量具有促进作用,抑制分枝结荚量、单株结荚量增加。  5、在小豆植株形态方面,光周期处理对株高、平均茎粗在结荚期表现为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SD2均表现为抑制作用最大,分别为19.82%、9.62%。光周期处理对单株分枝数、主茎节数和节间长度的影响则不明显。  6、单荚粒数、单荚粒重、荚长、小区产量和荚宽均表现为SD3最高,SD3分别比CK平均高21.31%、43.04%、11.82%、54.80%、7.27%。百粒重表现为SD3最低。  7、在花器官生理生化方面,其含量在生育前期与产量无明显正负相关性,生育后期呈正相关较多。单株分枝数开花期、结荚期均与产量呈正相关,平均茎粗、主茎节数开花期与产量呈正相关,结荚期与产量呈负相关。
其他文献
什么是新闻业务职称?新闻业务职称“是反映专业干部的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成就的称号”。“称号”的主要特点是: 1、以学术、业务水平为授予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2、没有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imary 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nucleus basalis magnocellularis (nbM) neurons. METHODS: Single unit e
Aim: To define the in vitro cytotoxic activities of 4-demethyl-picropodophyllotoxin 7’-O-β-D-glucopyranoside (4DPG), a new podophyllotoxin glucoside. Methods:
本文旨在探明滴水量对大豆花荚形成及根系生长的影响。笔者在田间系统地研究了900(W1)、1725(W2)、2 550(W3)和3 375 m3·hm-2(W4)4种滴水量对新大豆27号根系生长发育及游离
建国60周年特别专题:新中国文物美术大事记(续),采用编年体的叙事结构,精心挑选了从1969年至1988年这二十年中国美术界文物界发展上的重要事件:1969年稀世珍宝“马踏飞燕”被
Aim: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elective interleukin-1 β-converting enzyme (ICE,caspase-1) inhibitor on ischemic acute renal failure (ARF). Methods: Mouse models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oles of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 MAPK) in the cardiovascular and behavioral responses induced by intracerebral ventric
Aim: To examine the time- and dose-dependent effects of ouabain o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 in vivo, and the changes in aortic endothelium
Aim: To develop a complex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HTS) assay based on scintillation proximity assay (SPA) technology for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peroxisome p
为给啤酒大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甘啤4号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啤酒大麦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中,主区种植密度(D)设325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