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出洋士人对西方天文学的认识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da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洋士人作为晚清知识分子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最早走出国门接触到西方文明。他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也带着由这种文化所灌输的宇宙观来到欧洲,并在接触到欧洲天文学后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论文主要以晚清出洋士人的日记及其相关著作为基础,结合晚清时期国际国内大背景,对该群体关于欧洲近代天文学的理解和认识进行研究。探讨了近代中国在遭遇西方文化时,最先走出国门的这批知识分子面对异质文化所持有的观点和态度。   基于对晚清时期西方天文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知识分子对西方天文学的认识以及学者关于晚清出洋士人之研究的调研,笔者发现目前关于晚清出洋士人对西方天文学的认识的研究存在文献资料散而不全,且尚未系统整理的问题。因此在对相关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晚清出洋士人对欧洲天文学的认识:   第一、晚清出洋士人在接触到欧洲天文知识后传统思想观念发生的改变。其中包括他们对西方天文学所描绘的宇宙图景的新认识,对传统星占学观念的颠覆和对西方天文学历史的研究。通过亲身的经历,他们大多数对于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从怀疑、好奇,到相信、研究的过程。   第二、本文在梳理了晚清出洋士人对西方天文台、天文仪器、天文学研究方法的相关文献后,发现他们并没有完全理解西方科学的本质。尽管日记中他们对所见天文设备的观察极其仔细,但其对西方天文学研究方法的认识也仅限于泛泛而谈。   第三、从晚清出洋士人对西历的认识及态度所经历的变化过程这一角度研究,文章梳理了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这一群体从最初对西历的排斥、鄙视,到客观看待,进而热烈倡导,最后超越中西历,提出更富理想化的新历的过程。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从傲慢狭隘的民族主义到现实的世界主义,甚至超越到乌托邦的大同世界。   不同文明在碰撞、交流、融合过程中必然会有种种不适,甚至是“免疫”反应。纵观全文,我们发现晚清出洋士人在接受西方天文学知识时也并非一帆风顺。
其他文献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的电容分压器单元由于没有电磁屏蔽措施,容易受到变电站内电场因素的影响,且随着CVT负载的减小和电压等级的提高,CVT本体电容逐渐减小而尺寸逐渐增大,导致电场对CVT测量误差的影响更加突出。由于CVT的测量准确度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和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因此研究电场对CVT误差特性的影响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
本文通过整理存世的罗睺、计都图像,采用图像与文献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相应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背景,阐述了罗睺、计都形象由印度传入中国并发展演变的过程,展示了一种外来文化在本
《测量全义》作为编撰大型历算丛书《崇祯历书》的基础文献,是西方三角学、球面天文学及测量术系统传入我国之始,涉及面积、体积测量,平面三角、球面三角和球面天文学的基本理论
近几年来,随着GPS在智能手机和手持式设备中的集成应用,追踪与导航服务得到了广泛关注。人们开始意识到个人与物体的定位已成为日常的基本需求。目前,GPS系统几乎无所不在,且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它的安全运行与否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能否连续稳定地工作。差动保护具有实现简单,能够准确区分区内外故障的优势,因而广泛应用于变压器保护中。
目的:探讨早期白内障患者单眼及双眼快速对比敏感度(qCSF)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QOL)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2017年3—6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早期年龄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消耗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合理的配置各种类型分布式电源对于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降低系统网损、提升系统电压质量和延缓系统元件升级换代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联络线是配电网中重要元件之一,在提高分布式电源利用率、改善配电网运行状况和提高系统可靠性方面联络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传统配电网和主动管理配电网中多类型分布式电源和联络线协调规划问题进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密切关系着党在高校的战斗基础,是关系高校学生党建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基础,而学生党支部则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结对共建”的基层
电力负荷模型是影响仿真结果精度和可信度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针对基本遗传算法用于负荷建模存在的不足,设计了比例选择策略和线性自适应变异策略,对遗传算法的选择算子和变异算子进行改进。选用感应电动机并联ZIP的综合负荷模型,使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利用现场实测数据进行负荷模型参数辨识。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遗传算法改善了优化过程,对加速收敛、缩短辨识时间,克服模型分散性均有显著作用。阐述了基于数据的多曲线辨识
感应电机以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维护方便而在工农业生产中取得了广泛应用。电机故障不仅会损坏电机本身,严重时还会使电机突然停机、导致生产线崩溃,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灾难性后果。历史数据表明,转子断条是感应电机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因此,研究转子故障诊断技术以在电机故障早期发现故障并及时进行维修,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本文讨论了转子断条故障诊断的原理,阐述了转子发生断条故障时,定子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