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迈克尔·波兰尼于1958年在其《个人知识》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缄默知识”( tacit knowledge)这个概念,他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一种是可以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是一种显性知识。另外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这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本文在综述缄默知识与非谓语动词的前提下,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隐学习理论和顿悟理论等理论基础之上,研究高中英语教学与缄默知识之间的关系,对英语教学不同阶段的影响进行了质的研究,从而将缄默知识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希望本研究能为读者拓展研究视角,为本轮新课程改革理论联系实践提供范本。 本研究以质性研究为基本方法,选取了湖南省衡阳市 XX学校的 Y老师作为研究个案,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通、教学效果为基本内容,通过随堂观察、课间访谈等文本的实物分析,研究了缄默知识对高中英语非谓语动词教学的影响。研究表明高中英语教学应回归生活,尤其在当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更应回归生活世界。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育要放眼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各个阶段所受的教育的总和,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而我们的教育就是要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本论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本研究的缘起和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对缄默知识理论、非谓语动词的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是研究过程,主要介绍研究方法的选取和研究资料的收集、处理与分析;第四部分缄默知识理论对高中英语非谓语动词教学的影响及影响因素,主要有 Y教师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过程设计、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效果评价;第五部分是研究启示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