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村居民福祉的时空协调发展研究——以万州区为例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gui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也较为突出,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负面作用也在逐渐显现出来。与此同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而农村、农民作为我国解放历程中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农村居民福祉就是新时代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此外,经历了三峡移民工程,库区移民的安稳致富问题也是民生问题的关键。因此,深入研究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村居民福祉时空耦合协调发展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战略意义。
  本文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的万州区土地利用数据,根据万州区实际情况修正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对万州区及其各乡镇生态系统一级、二级服务功能价值以及生态系统服务服务价值总量展开动态评估,运用ArcGIS10.6并结合区域差异分析的研究方法,用泰尔指数、变异指数、相对发展率、Moran?sI指数、Gi*指数,来分析万州区及其各乡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及农村居民福祉的时空特征以及空间相关性与聚类性;运用农村居民福祉评价模型来测算万州区及其各乡镇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的农村居民福祉水平,用相对水平指数、Moran?sⅠ指数、Gi*指数来分析农村居民福祉的时空特征以及空间相关性与聚类性;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万州区及其各乡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农村居民福祉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评价。研究结论如下:
  (1)2000年-2018年万州区及其各乡镇的生态系统一级、二级服务功能价值以及生态系统服务服务价值总量均成反复波动的趋势;万州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差异仍较大,整体生态系统服务发展分布还不平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仅在2015年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其余年份均在空间上呈空间分散分布格局;万州区生态系统服务热点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冷点仅在2005年存在。(2)2000年-2018年万州区及其各乡镇的农村居民福祉水平随着年份的推移呈向上的阶梯式提升趋势,但各乡镇农村居民福祉水平区域差异仍较大,且农村居民福祉水平发展水平总体较低;万州区农村居民福祉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在空间上呈现空间聚集分布格局;万州区农村居民福祉热点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且热点乡镇个数呈递增趋势。冷点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3)2000年-2018年万州区及其各乡镇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农村居民福祉的耦合度总体呈现递减趋势,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递增趋势,相对发展度总体呈现递减趋势。具体而言,2000年-2018年万州区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村居民福祉的耦合度保持在中等水平,呈先略微增加再减少再增加的“N”型波动趋势且总体呈较大幅度的递减趋势。各乡镇的耦合度总体变化趋势与万州区变化趋势大致相同。2000年-2018年万州区及其各乡镇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村居民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但其耦合协调度仍处于较低水平。2000年-2018年万州区及其各乡镇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村居民的相对发展度呈现由增到减的倒“U”型趋势。总的研究期限内,两者的相对发展度从2000年的0.361减少到2018年的0.116,总体减少幅度较大;2000年-2018年各乡镇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村居民普遍处于滞后状态,且研究期限内处于滞后状态的乡镇个数有所增加、同步状态与超前状态的乡镇个数均有所减少,但处于三种状态的乡镇个数总体变化不大。以上结果表明,万州区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村居民福祉的关联程度在降低,但两者的内部协调性在不断提高,万州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农村居民福祉正在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但仍需要认识到两者的相对发展差距在扩大。
  基于上述结论,为进一步促进后三峡时代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农村居民福祉的协同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四点建议:第一,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加强监察机制,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同时降低其波动趋势。第二,结合三峡库区内各区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布规律,优化各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格局。第三,坚持三峡库区耕地保护红线,推进农村居民福祉健康稳定发展。第四,合理开发三峡库区自然资源,推进库区农村居民生态福祉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是在2013年提出,在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指出,希望重庆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为了完成总书记交给全市的任务,因此定量研究重庆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体的带动作用,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使用文本挖掘的方法,提取关键词,制作词云图,明确重庆市的发展定位,归纳总结了重庆市的优势、劣势、机
学位
旅游业作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它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一些贫困地区的人群正通过旅游业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发展旅游业会对经济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2018年旅游业贡献了约10%的GDP。随着旅游业带来了各种社会经济效应,它在减贫事业中的成绩引人关注。  西南地区南接繁荣的东南亚旅游市场,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便捷的交通运输,西南地区将发展旅游业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措施,在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
学位
“十四五”规划的战略目标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作为六大目标之一,也说明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中的重要角色,其主导作用也在不断凸显,作为典型的“双核”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将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中起到重要的支撑性作用。本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36个城市为研究单元,在厘清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构建综合指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过去粗放式、高污染型的生产方式不再适应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要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迫切需要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费,发展低碳、清洁的绿色能源,以优化能源结构。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合理、高效的金融体系有利于引导资金流向绿色能源产业,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绿色能源发展的主要集聚地,在当前大力倡导金
学位
模态估计的经验似然推断在计量经济、生物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其主要原因是该估计方法一方面体现了较传统最小二乘回归等模型的稳健优势,另一方面也保留了数据更多有效的信息,使得估计的结果更有代表性。它不同于传统的均值回归方法基于条件均值来研究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而是基于条件众数刻画分布的中心,从而得出响应变量与解释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尤其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据分布往往存在异常值,非对称或者重尾等特征情况。此时
学位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倡导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效率,就是衡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程度的指标。此外,《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强调,长江经济带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要重视生态,坚持生态第一位,促进区域绿色发展,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带”。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衡量绿色经济效率,分析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变规律,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要发展绿色经济离不开政府的调
我国农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长期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得农业生产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农业落实“两山”理念和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现。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农业绿色生产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先
学位
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2021年中央发布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随着农业高速发展,农业矛盾从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转化。目前我国在农产品流通领域仍以传统的方式为主,存在人才缺乏、基础设施较差和流通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严重阻碍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升
学位
碳排放问题是当前全球共同面对的主要公共产品问题之一。我国在1992年、1997年和2015年依次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承担起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上的责任。我国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第七十五次联合国大会上的宣言更是向全世界展示出我国节能减排的坚定信心。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也一定是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可持续性的和集约型的方式发展。因此,研究环境政策对于经济增长和环境
消除贫困是全世界人民的愿望。经过几代人民的努力,我国绝大部分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扶贫的主要对象是贫困线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但经过疫情的冲击,发现存在一大批工作、收入不稳定,游离在贫困线的“边缘人口”,这部分“边缘人口”很容易陷入贫困,而且其扶贫困难程度可能超过了绝对贫困人口。因此,本文基于农村居民贫困脆弱性开展研究,这对于“稳脱贫、防返贫”有着重要意义。同时,由社会关系网络构成的社会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