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投资连结保险的法律地位及其监管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ing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连结保险源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欧洲的金融创新浪潮,并且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迅速成为世界寿险市场的主流产品,它的特殊的产品结构设计和兼具保险保障与投资理财的双重功能是它迅速发展的原因。自1999年10月第一个投资连结产品在中国出现以来,短短几年间,投资连结保险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热销到现在遭人冷落的过程,投资连结保险现在的境遇颇值反思。本文旨在分析投资连结保险在中国发展遭遇挫折的原因,并在探讨投资连结保险法律性质的基础上就如何规范投资连结保险、如何促进投资连结保险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提出自己的一些初步看法和建议。本文认为目前投资连结保险在中国发展遭遇挫折的最主要原因是相关规范与监管措施的不健全或者缺失,对投保人利益的保护不周全,从而导致投保人对该保险产品没有信心,因而如何完善相关规范、加强科学有效的监管,周全地保护投保人的利益就成为投资连结保险在中国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关键。围绕着如何保护投保人利益这个中心,本文首先分析了投资连结保险的法律性质,即认为投资连结保险实际上具有保险与信托两种法律属性,因为对投资连结保险特殊法律性质的把握是对投资连结保险进行有效监管的前提,继而在此基础上探讨对投资连结保险的特殊监管,最后对投资连结保险监管中的核心——信息批露制度在中国的建构,作出了尝试努力,这种尝试是在借鉴证券市场监管经验和国外主要是美国对投资连结保险监管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除了引论外,本文尚有一个简短的结论,主要是从投资连结保险这一特殊的寿险产品对传统保险监管提出的挑战这一角度,对中国目前实行的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模式提出一点看法,即从投资连结保险透视出采用混业监管的合理性。除了引论与结论,本文共有五部分:第一部分,投资连结保险概述该部分主要介绍投资连结保险的概念、特征以及产生发展的历史,并重点论述了投资连结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投资连结保险的法律性质该部分主要论述了投资连结保险的双重属性,即保险性质和信托性质。<WP=5>第三部分,投资连结保险合同该部分主要在分析投资连结保险合同的基础上,从投资连结保险合同的形式与效力方面,进一步说明投资连结保险的双重属性。第四部分,投资连结保险的监管该部分主要论述了对投资连结保险的监管,其中主要是对投资连结保险的特殊监管的内容,并在借鉴国外投资连结保险监管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对投资连结保险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第五部分,投资连结保险信息披露制度的建构该部分主要在借鉴证券监管的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建构投资连结保险的信息披露制度。
其他文献
合成了一种环保高效的松香基Gemini表面活性剂,先将松香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中间产物3-松香酰氧-2-羟丙基氯(Ⅰ),Ⅰ与二乙醇胺反应,制得3-松香酰氧-2-羟丙基二乙醇胺(Ⅱ),
在我国,由于人口流动出现的农民工子女教育成为一个"问题"。基于公民资格理论的分析,农民工的身份一直处在"公民——农民工——市民"的相互角力与焦虑之中。农民工身份的建构
本文首先分析国内外城市林业的发展现状,阐明国内外学者对城市林业概念及范畴的界定。以厦门市为研究对象,对厦门城市林业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厦门城市林业建设的总
<正>民国是一段民族多难的岁月,也是一个喷涌激情的年代,无数志士仁人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将自己的青春与生命献给了这一片热土。在教育界,先辈们创造出灿烂的
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400DS(HLB=7)和A105(HLB=6.5)对Ⅱ型聚磷酸铵(APP)颗粒进行微胶囊化改性.经过包覆处理后的APP水溶性降低了10倍,难溶于水,几乎不吸潮;粒径改变小,膜壁
<正> 1936年4月,日本东京《东流》杂志第2卷第4期上,发表了郭沫若《关于曹禺的〈雷雨〉》一文。文章称: 《雷雨》的确是一篇难得的优 秀的力作。……作者于精神病理 学、精神
以新升本科院校厦门理工学院的环境工程专业为基础,结合企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分析了培养模式与需求特性之间的差异性;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知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是一门工程与理论紧密结合的综合性的新技术,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企业设备维修制度的变革,最大程度地降低经济损失,为企业获得尽量大的经济效益。电机故障诊断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相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它们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跨文化问题。随之而来的是许多的学者又投身于跨文化方面的研究;很多的语言学家也置身于
玛·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是一位英年早逝的南方天主教作家,被认为美国二十世纪最好的作家之一。奥康纳作品不多:两部长篇小说《慧血》(1952)及《暴力夺魁》(1960);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