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食品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合成色素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甚至产生致癌作用,因而被限制使用。天然色素则以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功能而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热点。为了利用微生物生产天然色素,本文对一株产蓝色素菌株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链霉菌—ZLT蓝色素溶解性好、色价高、性质稳定,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根据该菌株的形态学、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该菌株归属于天蓝色链霉菌,命名为链霉菌—ZLT(Streptomyces sp. ZLT)。采用碱提取法、SDS破壁法、研磨法、酶水解法和细胞自溶法5种方法提取链霉菌—ZLT蓝色素,通过比较发现:碱提取法能有效提取蓝色素,其适宜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0.02mol/L的KOH溶液,提取3次,温度为50℃,作用时间为30min,最终产率高达96.1%。详细探讨了该蓝色素的性质:色素溶于水,极易溶于碱性溶液、甲醇、二甲亚砜、二甲基甲酰胺,加热溶于乙醚、乙醇、吡啶、丙酮等有机溶剂。色素对温度、日光、大多数金属离子、抗坏血酸和酸度调节剂稳定性较好;在碱性条件下对紫外光和亚硫酸钠稳定性较好;在酸性条件下对低浓度的H2O2稳定性较好。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食品添加剂明胶对其有增色效应,但在强碱性条件下色素稳定性差。该蓝色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无抑制作用,只抑制部分革兰氏阳性菌。通过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色素无毒副作用,可应用于印染和食品等工业。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蓝色素的发酵条件,最优培养基为(g/L):可溶性淀粉70, KNO3 2,K2HPO4 0.75,NaCl 0.5,MgSO4·7H2O 0.5,FeSO4·7H2O 0.01。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培养温度30℃,装液量35ml,接种量10%,初始pH7.5。发酵252h时色素产量高达310 U/ml,高于目前国内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