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与毛泽东的群众观比较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haha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列宁与毛泽东的群众观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党内出现的“四风”问题,一些党员干部贪污腐化,其所作所为严重背离党的宗旨,损害党的形象,一些地区干群关系紧张,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追根究底是党员干部心中的群众观严重缺失,从而导致党性的丧失。运用比较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来整体深入地研究列宁与毛泽东的群众观,分析其异同,挖掘其背后的根源,准确地把握其本质和精髓,从而更好地继承、发展和运用其群众观。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对于顺利实现“四个全面”的伟大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对列宁与毛泽东的群众观进行比较研究:第一部分:列宁与毛泽东群众观的发展历程比较。主要从列宁与毛泽东的群众观的萌芽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以及完善深化时期这四个阶段来宏观地描述两者群众观发展演进的脉络,进行纵向比较。此外,分析列宁与毛泽东群众观发展历程的不同点体现在具体实践和推动力上。产生不同的原因是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两者生活革命经历不同。第二部分:列宁与毛泽东群众观的基本内容比较。主要从微观的视角对列宁与毛泽东对群众概念的理解上,对人民群众作用的认识上,党建方面对群众的认识上以及在群众工作方法上,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分别概括两者群众观的基本内容并归纳总结异同点,分析挖掘背后的动因,不难看出列宁与毛泽东的群众观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群众观。第三部分:列宁与毛泽东群众观的生成比较。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是对生成的历史背景分析,主要对列宁与毛泽东所处的国情党情进行分析比较。另一方面是列宁与毛泽东群众观的生成基因分析,在生成的理论基因上列宁与毛泽东都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接受唯物史观。在文化基因上列宁群众观打下了俄国民粹主义烙印和俄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然而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特别是继承了中国民本思想的基因。列宁与毛泽东的群众观来自不同的国情党情与文化基因、理论基因,使两者的群众观赋予浓厚的本土化特色。第四部分:列宁与毛泽东的群众观比较要注意的三个重要问题。在本质一致性问题上,两党所坚持的哲学基础都是唯物史观;两政党的类型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两者所建设的社会形态都是社会主义社会。在群众观本土化的基本经验问题上总结概括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列宁与毛泽东群众观本土化的原则和出发点;认清本国国情是列宁与毛泽东群众观本土化以及具有生命力的前提;注重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是列宁与毛泽东群众观本土化的关键。在现实价值问题上,主要是从“四个全面”视野下来探讨列宁与毛泽东群众观的现实价值。
其他文献
<正>延安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培育和形成的"体现了我们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体现了我们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
会议
取向硅钢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中不可缺少的软磁合金,主要用作各类变压器的铁芯。取向硅钢工艺复杂、技术严格,各工序间关联度极高,如何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稳定地生产
<正>在2018年的这个冬天,这部电影引发了关注。让许多人愿意到电影院看一部相对陌生的导演的电影,是不容易的。但这部电影自有其独到发现,可以说是重新发现了一种感伤的喜剧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写作是一件很重要却很难的部分,尤其对于写作初学者的初中生们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他们刚刚接触写作,对于写作技巧掌握的不是太多,教师在课堂上偏重的是
河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多种生态功能被人们开发利用。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河流生态系统被不同程度的破坏,河流近自然状态也日渐退化,河流的生态服
<正>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测量了南阳地区1 615(男828,女787)名6~17岁回族青少年儿童的体成分。结果表明:南阳地区回族6~17岁男女学生的身高、体质量、体脂率、脂肪量、去脂
会议
<正>~~
一、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成绩 建国以来,我省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淮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日益重视,投入
深入研究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促使油茶栽培管理质量的有效提高,能够促使油茶树健康、快速生长,对于油茶种植业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造林地的选择、细致整地、选择
行政合同是一种典型的非权力型行政管理方式,实践中其应用价值逐渐得到认可,并由此产生构建完善理论体系的需求。然而,目前我国关于行政合同的法律规制,仍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