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脊柱肿瘤发生在硬膜下时,由于手术操作视野暴露的需要,硬脊膜的切开通常不可避免,这使得患者发生脑脊液漏的风险大大增加。过去研究方向着重在单纯术中修补硬脊膜或术后脑脊液漏分流治疗上,而对两者结合使用治疗脑脊液漏的疗效研究甚少,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是影响脑脊液漏恢复的重要因素,因此基于血流动力学研究引流管引流时间不同对硬膜下肿瘤患者术后脑脊液漏恢复的影响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8至2018.09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总计35例硬膜下肿瘤病人。分析了病人术后筋膜下硬膜外引流管留置时间不同,对其术后疗效指标如:切口愈合时间、实际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术后1个月VAS评分的影响,并围绕血流动力学公式讨论了引流时间影响脑脊液漏恢复的具体机制。结果将我科收治的35例硬膜下肿瘤病人按引流管拔管时间分为A/B/C三组,A组拔管时间2天,B组拔管时间3天,C组拔管时间4天,A、B、C三组病人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后,三者之间在年龄、BMI、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肿瘤最大直径、硬脊膜切开大小、术后第1天白蛋白、卧床时间、骨骼肌指数上无统计学差异。A组病人平均切口愈合时间为12.8±1.8天,B组病人平均切口愈合时间为13.5±2.8天,C组病人平均切口愈合时间为9.0±0.8天,C组病人相比A、B两组病人表现出更短的平均切口愈合时间。A组病人总体平均实际住院天数为12.2±2.6天,B组则为13.9±3.4天,C组为9.0±4.0天。结果提示C组病人表现出更短的实际住院天数。在术后1个月VAS评分上,A组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为8.2±0.9,B组为5.8±0.9,C组为2.4±0.5,C组病人在术后1个月的时候疼痛程度低于A、B两组,而B组优于A组表现出更低的疼痛感。结论当硬膜下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时,术中人为切开硬脊膜后并发生脑脊液漏,术中应及时进行硬脊膜的修补,严密缝合各层肌肉,并留置深筋膜下硬膜外引流管,引流时间4天,使得切口愈合后产生足够的阻力对受损硬脊膜产生压力,从而阻止脑脊液漏进一步发展,此举措施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从而减少实际住院天数,缓解术后疼痛。硬膜下肿瘤常见的病理类型是神经鞘瘤,术前早期诊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长期的脊髓压迫可能导致永久性的功能丧失,预测肿瘤性质对术中及术后恢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