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动勾画软件及数字人体的放疗危及器官精准勾画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er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目前癌症依然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家庭幸福的重大疾病,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医疗领域中对癌症的诊断、治疗、康复等各个环节也向着高效、精准方向发展,而传统的放疗轮廓勾画工作是手动的,费时费力,准确性和重复性均存在较大的个体化差异。本研究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主研发一款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的放疗轮廓勾画软件,并融合高精度中国数字化人体模型,对放疗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轮廓勾画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自动勾画软件的高效性、精确性和智能化。本课题目的在于探索放疗轮廓勾画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方法,以解放放疗医生劳动力,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兼顾提升放疗精度,缩短放疗患者等待时间,同时为推行不同层级医院同质化放疗提供智能软件设备和智能放疗思路。方法第一部分:基于深度学习的放疗轮廓勾画软件Yorktal-CS的自主研发与深圳市旭东数字医学影像技术有限公司、陆军军医大学数字医学教研室合作,自主研发放疗轮廓勾画软件Yorktal-CS,使用C++语言研发软件基本架构,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技术研发轮廓自动勾画功能以及对软件进行验证与确认。第二部分:Yorktal-CS在鼻咽癌调强放疗危及器官勾画中的对比研究回顾性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5家不同等级放疗中心经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的鼻咽癌患者共计100例,收集其病例及影像学资料,分别使用Yorktal-CS放疗轮廓自动勾画软件(自动勾画组)、Eclipse软件(对照组1)与Fonics Plan软件(对照组2)勾画上述100例患者双侧眼球、晶体、视神经、腮腺、口腔、脊髓、脑干及大脑共8种12个危及器官,分析对比三组勾画的时间,再用相似性系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值评价自动勾画组中Yorktal-CS的勾画结果。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Friedman秩和检验对三个样本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时,采用Dunn-Bonferroni检验对两组进行组间事后比较分析。对照组1和2组间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比较。全部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概率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三部分:基于数字人体的海马等危及器官精准勾画探究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31日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疗中心进行头颈部放疗的患者30例,收集其影像学资料、病历资料、随访数据等。使用Yorktal-CS软件自动配准融合功能,从4套数字人中选择形态与个体化患者头颈部最为相近的一套进行自动融合,参照形变后数字人图像,精确勾画出海马区及头颈部其他部分危及器官。展示配准融合效果及海马等危及器官勾画结果。结果第一部分:基于深度学习的放疗轮廓勾画软件Yorktal-CS的自主研发Yorktal-CS放疗轮廓勾画软件,在医学影像技术基础上,具有危及器官自动分割技术以及器官和组织三维重建技术,由5大模块组成,除常规勾画功能外,加载中国数字人体模型,可三维显示放疗轮廓,可一键自动勾画17个危及器官,且具有良好的数据兼容性,可在部分国产及进口TPS间传输、编辑文件,保证其临床的可应用性。该自主研发的放疗轮廓勾画软件已经获得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第二部分:Yorktal-CS在鼻咽癌调强放疗危及器官勾画中的对比研究危及器官勾画时间:用三种软件分别对12种鼻咽癌危及器官进行勾画。Yorktal-CS的勾画时间为225.33(222.02-228.86)秒,而Eclipse和Fonics Plan分别为1081.31(1056.92-1094.49)秒和1945.80(1891.97-1996.96)秒。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2.62,P=0.000),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同时,与Eclipse相比,Fonics Plan需要更长的勾画时间,且各危及器官之间的勾画时间也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危及器官勾画精度:用Yorktal-CS软件进行自动勾画,以DSC值为标准评估其精度。除双侧视神经(左侧0.76;右侧0.77)和左侧晶状体(0.79)外,所勾画危及器官的DSC值中位数均大于0.8。DSC值最大值为0.94(见于双侧眼球),最小值为0.66(见于口腔)。双侧眼球DSC值主要分布在0.85到0.94之间,双侧视神经则分布在0.74到0.81之间。四分位间距:双侧眼球为0.03,而口腔为0.13。第三部分:基于数字人体的海马等危及器官精准勾画探究本研究配准融合30例患者的头颈部CT(Computed Tomography,CT),成功30例,失败0例。展示对比脑干、咽缩肌、腮腺、视交叉及海马等头颈部危及器官融合数字人显示及勾画效果。结论本研究中自主研发的放疗轮廓勾画软件(Yorktal-CS)在采用深度学习技术的基础上,有机融合高精度中国数字化人体数据集,能与个体化患者头颈部CT较好的配准融合,在鼻咽癌放疗大部分危及器官轮廓勾画中,勾画速度远远高于两款主流商用放疗软件,也保证了勾画精度,基本实现了便捷、快速、高效、自动的特点。随着软件的进一步功能完善,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潜力,为解放放疗医生劳动力,提高同质化放疗水平提供了智能放疗解决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眼压低于对照组,前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筛查、诊断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但是由于结直肠癌病变早期的病灶多位于黏膜层及粘膜下层,因此缺乏典型的早期临床表现。传统的筛查方法包括结直肠镜、大便隐血实验,但结肠镜检为有创检查,而大便隐血筛查实验特异性较差,采用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对疑似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已成为临床最理想的早期无创筛查方法。现有的肿瘤标志物(CA199、CEA、CA242
研究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肺腺癌最常见的驱动基因之一,它的靶向抑制剂EGFR-TKI在临床应用广泛,已成为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与传统放化疗相比,尽管它疗效显著并且副作用较小,但最终都难以避免耐药的结局。为了延缓耐药,最常用的治疗策略就是EGFR-TKI联合其他治疗,如放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等。EGFR-TKI具
研究目的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国对创新性高层次人才需求日益迫切。为加速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实现创建一流大学的目标,我国高校大力推行教育教学改革。笔者所在医科大学自2006年以来,推行创新教育改革,形成了“以能力为中心的创新教育体系”,该模式得到了教育界同行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普遍认同。这种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在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深化,特别是在学生参与创新教育改革的意愿方面还缺乏深入系统的
光伏扶贫绿色环保事关精准扶贫创新。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应用区块链技术和智慧财务管控理念,建设安徽光伏扶贫补助资金“智慧账本”平台,实现了基础数据标准管控、业务数据全量采集、用户补助自动计算、业务审核在线协同、扶贫资金精准拨付等功能,构建了智能化、便捷化、阳光化的补助资金管控体系,实现了补助资金的“可溯、可控、可测、可视”,有助于协同做好光伏扶贫补助资金的政府“放心账”、企业“明白账”、用户“暖心
巨噬细胞是人体固有免疫效应细胞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宿主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体内最重要的吞噬细胞,具有吞噬病原体、抗原递呈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等功能。从1883年Elie Metchnikoff首次在文献中报道巨噬细胞开始,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巨噬细胞的研究。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在不同环境中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巨噬细胞的功能状态在不同的环境下呈异质性,在正常组织中,巨噬细胞处于静息或未活化状态,而巨
可穿戴生理信号监测是实现医疗监护的重要手段,连续动态的心电(electrocardiogram,ECG)和呼吸信号监测可以实现对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预警和意外的风险评估。然而,通过移动方式采集的信号易受到环境噪声和身体运动等干扰,导致采集的信号质量参差不齐。如果直接丢弃受干扰的信号,会增加重复采集的工作量。如果不对信号进行处理而直接进行数据分析,会增加医务人员工作负担,降低诊断的准确率,
背景:创伤失血性休克是指由严重创伤所致的机体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组织灌流减少而出现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其发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美国44岁以下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非控制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救治非常重要。目前已提出了非控制失血性休克早期救治的新理念,包括允许性低压复苏、损伤控制复苏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创伤早期救治水平。但无论是允许性低压复苏还是损伤控制复苏,均需要液体复苏,而在复杂环境下,液体
第一部分多发伤创伤评分方法优选创伤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尤其是多发伤。如何快速准确地评估多发伤患者伤情是展开进一步紧急救治的前提和基础。创伤评分是对不同伤情进行定量评估的一种方法,通过评分区分伤情轻重,并展开分级救治。如今已建立多种创伤评分方法,每种评分方法各有优缺点,目前临床上缺乏对不同创伤评分的系统比较。本部分研究通过对多发伤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创伤评分与多发伤患者生存情况相
研究背景: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s)功能紊乱是引起肺血管重构的重要因素。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异常分化、增殖、迁移是导致肺小动脉持续收缩,动脉压力增高的关键病理机制。课题组前期研究已发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心病患者肺组织和低氧处理的HPASMCs中lnc RNA-RP11表达升高,miR-135a表达降低,Rab26表达升高。故提出:低氧使lnc RNA-RP11启动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