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受众观看科教电视节目的媒介需要与收视行为分析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2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成年人是科教电视节目受众当中的一大类别,有关研究表明未成年人正处于人一生当中求知欲最强、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未成年人对于优秀的科教电视节目不仅喜欢收看而且有很强的收视需要。但是,当前我国的科教片给人的一个普遍印象是教化模式严重,停留在自上而下灌输科学知识,宣传科学理念的层面上,关键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对受众的收视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为了提高科教电视节目传播效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受众的收视需要势在必行。  有关未成年人与电视的研究传统由来已久,研究角度既有认为未成年人是电视的被动接受者,也有认为未成年人是电视的主动使用者。本研究定位于主动性的媒介使用模型,也就是说“未成年人是科教电视节目的主动使用者”。关键回答了以下问题:究竟是什么样的受众需要以及个人差异、社会差异等内外因素影响未成年人对科教电视节目的收看?  论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应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动机心理学、受众心理学、儿童主体论、科教电视节目相关理论,调查了广州地区小学、初中、高中生收看科教电视节目的行为习惯和收视需要现状,又登记了他们的性别、年级、家庭关系、班级地位、朋友关系等个人和社会信息。  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上的因子分析技术,归纳出未成年人收看科教电视节目的六大类节目内容偏好:F1实用知识类、F2硬质认知类,F3人文知识类,F4软质认知类,F5科幻类,F6游戏卡通类;未成年人收看科教电视节目的四大类需要:F1知识和实用性因子,F2快乐诉求因子,F3放松与逃避现实因子,F4刺激性因子。  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检验,结果表明:  1、收视行为方面,未成年人对科教电视节目的接触量年级差异显著,小学生明显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性别差异不显著。未成年人对科教电视节目形式、节目内容的偏好部分受到性别、年级的影响:其中讲演类与性别和年级的相关显著;新闻信息类、益智互动类、综合类节目只与性别因素相关显著;表演类、专题纪录类节目只与年级因素相关显著;访谈类节目与性别、年级的相关均为不显著。节目内容偏好方面:实用知识类与性别和年级的相关显著;硬质认知类、软质认知类、科幻类节目只与性别因素相关显著;游戏卡通类节目只与年级因素相关显著;人文知识类节目与性别、年级的相关均为不显著。未成年人对家庭关系、班级地位、朋友关系的自我评价越高,对科教电视节目的接触量也越多。  2、收视需要方面,高中生比初中生、小学生明显更加需要观看实用性的科教电视节目;班级地位,朋友关系与实用性因子呈显著正相关。  3、需要与未成年人收看科教电视节目的时间、频度关系不大。但是刺激性因子会影响未成年人对科教电视节目的喜欢程度,越需要刺激兴奋和恐怖刺激的未成年人越不会喜欢观看科教电视节目。具有不同媒介需要的未成年人,选择收看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科教电视节目。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第29届奥运会男篮比赛已经落下帷幕,美国队最终夺回了失去八年的金牌。从本届奥运会男篮比赛的结果可以看到美欧球队仍占据了八强当中的前六个席位,中国队虽然也打平了历史最好
期刊
第29届奥运会男篮比赛以美国队最终夺冠落下帷幕。在本届比赛中,发现世界篮球正向着高大与快速结合,内线与外线全面发挥的方向发展。现代篮球高、快、准、灵、悍的特点在本届比
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世界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也是中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教师教育初始阶段的职前教师教育不仅有助于师范生树立专业化发展的
二十一世纪,幼儿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侵占了人们的视野。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高等师范院校逐渐将其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应用型的本科学前教育人才”。同
广州市曾经成功承办了六运会、九运会,2010年将承办举世瞩目的第16届亚运会,这一系列大型体育比赛的承办促进了广州市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而大型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各种感觉通道输入的交互作用和整合对个体发展非常重要。对一个感觉系统的损坏就会影响其它感觉系统的组织和机能,目前,关于某种感觉系统的损坏对其他感觉系统功能的影响有两种
目的研究保定市区新鲜银杏叶中氰化物含量的变化趋势,指导居民科学使用。方法采用巴比妥酸—异烟酸比色法测定生成的总氢氰酸,用来代表银杏叶中氰甙含量。结果保定市区银杏叶
研制了2.1英寸(5.33 cm),128×128的表面稳定铁电液晶显示器,其主要性能指标为:像素 面积0.275×0.275 mm2,像素间隔20 μm,像素对比度77∶1,具有良好的双稳记忆性.“,”The per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