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自由基的吸附行为及其对MoS2分子层生长的影响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t1988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能源的过度使用加速了地球环境的恶化和地球资源的短缺。因此,寻找新型替代材料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二硫化钼(MoS2)的可调的带隙和优越的稳定性使其在新型电子和光电设备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染敏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析氢反应等。虽然MoS2单层的制备已被广泛报道,但可控制备仍存在困难。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我们采用了一种使用羟基吸附的改性方法,该方法最近证明了二硫化钼(MoS2)单层的可控生长。这种新的生长方法阻碍了第二层MoS2层的沉积,然而羟基的吸附行为及其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通过本研究,我首先探讨了羟基自由基(OH)对单层MoS2的吸附行为,并简要讨论了其对能量和电子结构的影响。单层的MoS2排斥带电荷的OH-,而中性的羟基自由基的吸附则在能量上占优势;对应的吸附能分别为0.09 eV和-1.35 eV。羟基自由基在MoS2上的扩散势垒为0.52 eV,说明分子可以快速扩散。其次,研究表明,对于多个0H吸附,OH解离和H20形成协同反应的情形比吸附两个OH的情形每两个OH吸附能低2.5 eV,进而形成0和OH的混合吸附构型。此外,我们还发现,OH的吸附产生了中间间隙状态,有利于重建MoS2边缘。
其他文献
装配式结构具有诸多优势,在如今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保证其抗震性能显得尤为重要,而影响其抗震性能的关键在于其节点连接的性能。目前针对装配式结
森林公园旅游是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满足游客康养休闲需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优化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效率对保证森林公园旅游功能、旅游效益以及合理配置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三阶段DEA模型,以中国大陆31个省域为研究单元,截取20092018年为时间截面,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三方面对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展开研究,旨在为未来森林公园的优质化管理提供客观依据与参考。文章
基于航空航天领域对空间探测的需求,集成电路面临着工作环境充满宇宙辐射的挑战。一方面,宇宙环境中的各种高能粒子会造成电路失效,从而使航天器丧失探测及传递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航天电路的高度集成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随着集成度增高,集成电路对空间辐射会更敏感。因此研究集成电路的辐射可靠性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在深纳米工艺代,鳍型场效应晶体管(Fin FET)已逐步取代平面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螺旋桩作为一种结构复杂的异型桩基础,具有施工占地少、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绿色环保和施工方式灵活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土木工程中,比如光伏支架基础、坑壁及边坡
早期卵裂(early cleavage,EC)即受精卵发生第一次分裂形成为2-cell胚胎。EC也是优质胚胎早期筛选的重要依据之一,而早期胚胎质量也影响到人类辅助生殖妊娠结局、克隆胚胎移植
近些年来,分税制改革以来的中国式分权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奇迹增长的根源,然而经济发展同时伴生的环境问题也愈加受到关注。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大量的研究关注了财政分权对于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但在以往的研究中都是将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分开研究。因此本文通过绿色经济发展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经济增长、技术创新、能
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效催化转化CO2是解决当前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众多报道的太阳能利用及CO2转化体系中,非均相光催化CO2还原半反应体系因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
工业化建设日益完善的同时,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等方面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半导体光催化降解技术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Cd S和Bi OCl作为良好的
油井管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重要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服役工况极为复杂,不仅会受到弯曲、振动等随机载荷的作用,还会受到周围环境中腐蚀性介质的影响。力学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常常使油井管因发生腐蚀疲劳破坏而失效,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研究油井管材料的变幅腐蚀疲劳寿命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累积损伤模型在油井管材料的变幅腐蚀疲劳寿命规律研究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对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累积损伤模型进行分析。首先,对油
以癌症为代表的复杂疾病对人类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由于高通量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基因被挖掘分析。在生物网络中不同分子间以及各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差异表达的变化,构成了生物差异性网络。拓扑的建设和探索这些差异网络以及网络中的基因关系对于理解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是关键性的一步;同时,差异网络分析方法可以深入到生物代谢层面进一步了解疾病的产生机理。因此,探究基因差异性网络的结构如何在两组不同疾病状态之间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