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自组装膜及其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ad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多种方法对修饰电极进行功能化分子设计,并利用电化学、扫描探针显微学和光电子能谱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修饰电极/溶液界面电子传递动力学行为,以及功能化修饰电极在电化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结果如下:   (1)采用两种方法通过改变修饰电极表面结构来调控界面电子传递动力学。一种方法是对修饰电极表面进行功能化分子设计,可以连续调控界面电子传递,从完全抑制到径向扩散控制再到线性扩散控制行为。作者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调控结果不仅与反应分子所带官能团和链长有关,修饰膜的表面结构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电化学方法调控电极表面覆盖度,从而达到调控表面电化学行为的目的,这部分实验证明了Amatore理论假设的合理性。   (2)对第三代聚丙烯亚胺(G3-PPI)在单层修饰膜表面的静电吸附及共价键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管采取哪种吸附方式G3-PPI均以聚集体而不是单分子形式吸附到修饰膜表面,吸附量均与溶液浓度和吸附时间有关,如果吸附时间足够长,则与吸附方式和浓度不再有明显关系。另外,通过共价键合形成的修饰膜在强酸强碱条件下可以稳定存在,而以静电形成的修饰膜则被破坏。这证明在利用G3-PPI修饰膜制备分子器件、进行表面加工等方面共价键合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3)研究了G3-PPI修饰电极/溶液界面的矢量电子传递行为。结果发现修饰电极只允许亚铁氰化钾的氧化电流通过,铁氰化钾的还原电流则受到抑制。笔者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一种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根据Murray提出的关于电化学整流原理制备了对氯铱酸钾起到整流作用的分子器件,修饰电极只允许还原电流通过,而在阳极反应中发生电子捕获从而检测不到氧化电流。另外,研究还证明修饰电极表面是否存在缺陷对于能否获得矢量电子传递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4)在金电极表面直接合成了含有大量氨基、亚氨基的高分支分子修饰膜(hyperbranced film),并以此为模板利用电化学还原方法原位生成了铂纳米粒子。对其表面结构、电子传递性质进行了研究。所制备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对氧的还原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催化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研究了反胶束水团的空间限定效应、在反胶束体系中AgCl纳米粒子对菁染料性质的影响,及吸附在AgCl纳米粒子上的菁染料J-聚集体的形成情况。   详
学位
期刊
自2004年第1期推出首篇对话——《会诊中国电视》以来,本刊主编胡智锋教授先后与来自政府、业界、学界的刘春、汪文斌、王甫、吴涛、梁晓涛、靳智伟、高峰、徐舫州、朱虹、王
向有机分子中引入氟原子或含氟基团可以有效地改善分子的物理、化学和生理性质。自由基氟烷基化反应是合成含氟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手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因反应条件温和
本文对松香废水的处理技术及机理进行了研究。文章采用两种工艺流程处理松香废水,流程一:内电解—生化—絮凝沉淀处理;流程二:内电解—混凝沉淀—活性碳吸附处理。实验中主要研究
水资源紧缺和水体污染为主的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难题。纳滤(NF)是介于超滤(UF)和反渗透(RO)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凭借其独特的分离特性被
由于氟原子引入到有机分了中可以改变分子的构象,酸碱度,偶极矩,亲脂性及代谢稳定性。因此,有机氟化物在药物、农药和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含氟有机化合物合成有两种方法:直
由于在一些领域例如生物分离、生物传感、催化中,同一种材料需要发挥多种功能,单一组分的纳米材料很难满足这种需求,通过制备多组分的纳米材料来得到多功能材料已引起科学家们的
本文作者利用过渡金属钌(II)和本课题组开发的水溶性二胺配体形成的络合物作为催化剂,以甲酸钠(HCOONa)为氢源,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存在下首次实现了水相中环状亚胺和亚胺鎓
纳米材料特别是纳米半导体材料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材料科学中最重要的一员。由于它具有优异的光学、磁学、电学等性质,在介观研究和纳米器件方面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