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对高二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干预研究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业自我妨碍是指学生在学业成就情境中,为使自我价值不受损,而预先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在化的策略方式。高二阶段是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高发期,大量研究发现,长期使用学业自我妨碍策略会对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会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找到能够有效降低学业自我妨碍的方法,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心理健康程度有着较强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高中生的自我接纳能显著地负向预测学业自我妨碍及它的两个维度;自我效能感能显著地负向预测学业自我妨碍及它的两个维度;归因与学业自我妨碍及它的两个维度均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它也对学业自我妨碍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即当个体可能面临失败时,学业自我妨碍高的人就预先将可能失败的原因进行外化。基于此,本研究将自我接纳、自我效能感、归因作为降低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团体辅导的干预内容,从而探讨此团体辅导干预的有效性。本研究包含两部分内容:1、研究一中采用《中学生学业自我妨碍问卷》对900名高二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概况进行调查,以了解高二学生当前使用学业自我妨碍的现状;2、在研究一的调查结果基础之上,筛选出30名高学业自我妨碍学生,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再对实验组进行8次团体辅导。在团体辅导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业自我妨碍前后测、追踪测分数分别进行统计,看该团体辅导是否能有效降低高二年级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研究结果:1、男女生在学业自我妨碍总分及维度分上存在显著差异。2、实验组的学业自我妨碍前测、后测的总分及维度分有显著差异。3、实验组的学业自我妨碍后测、追踪测的总分及维度分有显著差异。4、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业自我妨碍后测的总分及维度分有显著差异。由此得出结论:1、男生在学业自我妨碍总分及其维度上的使用程度均高于女生。2、本次团体辅导有效降低了高二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水平且效果具有延时性,此团体辅导方案切实、可行、有效。
其他文献
传统的关键词Top-N查询技术大多基于干净数据集,难以直接用于脏数据集。脏数据集中可能存在大量包含拼写错误、空值或重复的记录,直接查询难以得到可靠的结果,从而影响后续决策分析的准确性甚至得到错误的结论。传统实体解析技术识别与合并脏数据集中的重复记录,从而得到一个干净数据集,但是其耗时大且难以直接与查询算法相结合,所以有必要研究实时实体解析技术并且设计有效的分块索引和算法,使其可以在亚秒级时间内完成
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使得法律体系通过解释、扩充等手段来完善自身以达到容纳新的社会关系的目的。本文将讨论虚拟角色相关权利的使用这个新出生的社会现象将如何在法律这个学科
制备轻质、高强、防隔热性能优异的热防护系统(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TPS)是高超声速飞行器关键部件研制的难点之一。目前热防护系统主要由分开制备的防热层、隔热层组合
告密人免责制度是当下商业秘密保护中十分重要的理论制度之一,该制度是对于告密人泄漏商业秘密行为的侵权例外规定。目前我国虽然形成了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中心的基本商业秘密保护法律体系,并且涉及众多相关法律法规,但告密人免责制度不论是实践中或者立法层面在我国都处于空白状态。美国最新的《商业秘密保护法案》(Defend Trade Secrets Act of 2016)以及欧盟在2016年通过的《商业秘
近些年,商品推荐模型越来越多的融入了用户个人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效的增强了用户与商品之间的粘合度,提高了推荐的准确度。基于用户信息的个性化推荐算法已经成为重点研究方向,针对于不同类别的用户,推荐结果也呈现多样性,其中基于地域划分和情感分析的推荐方法逐渐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地理区域的不同影响着用户兴趣的变化。同时,时间因素对于评论情感的极性的变化有着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着用户的抉择,一些研究没有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以来,不仅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同时也获得了沿线国家的认可与支持。至此,中国与沿线各个国家的在投资合作方面迎来一个新
铝合金作为一种优良的铸造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铁路机车等领域。相比于传统的钢铁铸造材料,其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不仅在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
商标延伸注册问题产生于商标申请人利用品牌延伸策略扩张经营之需求与我国现行商标注册制度之间的冲突,主要关涉商标异议程序中,商标申请人能否依据其在先基础商标与延伸商标
随着国内车用商品汽油标准对烯烃含量的限制越发严格,以及人们对空气污染的关注,降低汽油中烯烃含量,改善汽油燃烧性能并提高汽油辛烷值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磁基铑催
近年来,随着科技与通讯业的疾速发展以及大屏智能手机的流行,人们的道德判断不再局限于发生在传统的纸质呈现载体下,更多发生在手机屏幕这种新的呈现载体下。呈现载体的改变是否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有研究指出,人们经常在手机上快速浏览碎片化的新闻讯息,表现为一种“浅阅读”;且人们在手机上做决策时会体验到“窄化效应”。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会引起人们更抽象、更高层次的心理表征,从而对道德情境的判断也会更加严苛,即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