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结构是一个系统,包括构成该体系的各个子系统(即产业部门)的构成形式及比例,各子系统间所处的地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对产业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演进、产业结构与经济总量的关系、产业结构升级的模式、产业结构变动的动因、产业之间的关联度等等方面,而作为产业结构这个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企业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与企业的关系,有关研究相对缺乏。本文在分析传统产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以企业为基点,着重考察产业结构升级与其微观基础——企业之间的联系。分析认为企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体,并对企业决策是如何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进行了考察,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以微观基础为落脚点的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第一章对现有产业结构演进趋势的理论进行了概述。 第二章分析了产业结构与经济总量增长的联系。 第三章从量变与质变的角度对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调整与战略性调整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总结了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三种模式:传统发达国家的领先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后发展国家的追赶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计划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 第五章考察产业结构升级变动的决定因素:技术进步;消费需求结构;对外贸易结构;人口因素;产业政策。 第六章主要分析政府与企业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与地位,认为企业是产业结构变动的微观基础,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体,政府的作用只是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是它的主体——企业。 第七章从微观层面,系统分析新产业的出现机制和企业是如何做出进入或 退出某一产业的决策,并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 第八章根据中国的国情,以建立微观关系为基础,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结 构升级若干建议。、本文所探讨的内容是产业结构这个系统的基本要素一企业,以及企业的 决策是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变动,现有的产业结构理论往往是从系统更高的 层次—子系统(如各个产业部门)进行研究,而从微观层次—企业的角度 的研究几乎没有;另外,本文通过对政府与企业的作用的分析,提出了企业是 产业结构升级的主体的观点,认为政府不能越姐代厄,不可能是产业结构升级 的主体,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最重要的就是它的主体—企业内必须有动力, 外必须有良好的环境;本文还首次对企业的决策(如研发、进入、退出)的机 制进行了详细考察,对他们是如何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