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谭恩美的《灶神之妻》和《接骨师的女儿》中的母女关系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237912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恩美是最受关注的美国女性作家之一,她的四部小说都延续了她一贯的写作风格,交错运用不同的叙述观点来说故事,串联起母亲和女儿/姐姐和妹妹,中国和美国(只是小说故事的背景,并非文化和种族意义上的),过去和现在。谭恩美小说中的女人们一生中都在进行自我探询的旅程中,小说的主题也表现在错综复杂、爱恨交织的母女关系以及寻找自我等人类普遍的问题。本论文运用女性主义的观点,通过对《灶神之妻》,《接骨师的女儿》两本小说的文本分析,探究母女关系错综复杂的根本原因,母女为何痛苦,为何相互折磨,又是如何达到一种血脉相连,生命交融的状态。而在企图重新审视女性生命的动机中,谭恩美将创作视线拉向母亲系谱,求索女性自我认知,重新探讨自我如何形成。女性对主体认知的视角从自身拉向母亲、回到女婴与母亲之间,人我关系最初浑融的心灵状态,是女性了解自我的根本源头。在她的书写中,反覆论证女性陷泥于自我与母性之间辩证关系,这种重新定义女性、重新看待女性生命,始于母女之间的重新发现。女儿们在经过与母亲冲突和摩擦之后,突然惊觉母亲所传承给她的女性知识,正是生命底层的一切力量。在互相发现对方的基础上,母亲和女儿的生命都重新得到了定义。本论文分成四个章节进行:除了第一章引论和最后一章结论之外,第二章讨论母女为何在恩怨交织,在温情中相互折磨。第三章探讨母女如何从冲突走向融合,并重新定义自我。谭恩美写小说的初衷是想要摆脱痛苦的纠缠,企图弥补残存于心的对母亲的恨憾,理清母女为什么会互相折磨,最终在其书写中找到答案:“忘却与原宥”。谭恩美的成功在于她对人性的细腻刻画,失望,绝望,而在内心深处却总还隐存着那么一点希望,还有,永不放弃的爱。谭恩美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如母女关系,萦回的记忆,痛苦与希望,真与爱,不仅发出了女性的声音,书中女主人公找到她们生命的意义,也引导着我们去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生命的价值。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从跨文化传播能力的视角,对中美四家著名电子产品跨国企业部分网站(海尔、TCL、微软、苹果)进行了内容分析及问卷调查分析。在本文建立的企业网站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四维度:语
拍摄时间:2014年7月18日拍摄地点:西藏,拉萨相机型号:尼康D800焦距:85mm光圈:F/22曝光时间:20秒感光度:200我曾六次来到西藏,布达拉宫是我必拍的地方。2011年第五次去的时候,
当前由于作战部队机动性提高 ,作战强度加大 ,再加上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 ,因此对侦察任务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其中之一就是要求能实时侦察固定 /机动目标。现代技术可制造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是人类文明世代追索与探究的永恒课题。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建极绥猷”的统治理念,“众生平等”的宗教传承,到诗意的栖居的生活追
当今社会的大生产极大地刺激了消费,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消费时代。然而由于不合理的消费,垃圾污染、大气污染、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随之产生。环境问题成为了消费者所面临的最大
近日,一组令人惊叹的照片引起了众人的关注。这一系列令人惊叹的照片是由24岁的南非摄影师埃内斯特·波特拍摄的。埃内斯特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摄影主题,而我则喜欢
跨文化交际障碍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常见现象。随着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变得日益频繁。导游口译是这种跨文化交际行为的主要媒介,其
据美国有关军事专家称, 目前的精确制导弹药一般都是精确的, 但是仍不足以适用于复杂的城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