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崛起,我国第三方物流业迅速发展并壮大,但是,开放的物流市场以及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使得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改变价格低下的生存困境,进行科学的定价和能力的充分利用,使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摆脱低价恶性竞争的同时能实现物流收益最大化是当前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借鉴收益管理在航空业及其他行业的成功应用,本文提出将收益管理思想引入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输服务中,为运输定价和运输能力利用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本文首先对收益管理的内涵特征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服务的特点进行介绍,指出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服务具有相对固定的运输能力、不可储存性、高固定成本,低变动成本等特点,具备实施收益管理可行性,然后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收益的影响因素构成及其对收益的影响,指出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收益的影响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企业自身的运输成本和运输能力,外部因素包括顾客支付的价格和顾客需求,其中重点分析了现有运输定价方法和运输能力利用现状及其对收益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收益管理方法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输服务和运输能力利用问题展开研究。在定价问题上,本文运用市场细分和差别定价等经济学理论给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收益管理的定价策略。具体说来,首先给出了运输服务的一般价格歧视定价计算方法,根据计算分析的结果,提出在对运输市场细分的前提下,以价格弹性的高低对各个细分市场进行差别定价的思路,然后基于交货期和运价两个维度将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市场划分为四个子市场,并且给出了各个子市场的细分策略和细分限制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考虑顾客满意度的差别定价策略,具体表现为:以价格弹性高低对顾客细分市场实施三级价格体系,并且在各细分市场上,考虑顾客满意度,承诺以交货期的完成情况实施价格折扣机制。在运输能力利用问题上,本文借鉴收益管理超订思想,在运输服务预订的前提下,给出了运输能力超订的含义并指出其意义所在,运输能力超订是在提供运输服务的可用车辆全部订满的情况下,再适当增加一定的预订数量,以弥补因预订货物不到或临时取消预订而可能造成的运输车辆闲置,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这对于解决我国由于物流市场需求不均衡导致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经常出现某些市场的物流设备总是超负荷运转、某些市场的物流设备却大量闲置,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的现象具有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不考虑返程空车调运和考虑返程空车调运两种情况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能力超订模型,给出了两种情况下的车辆超订水平计算公式,并对比了两种模型在超订水平上的差异,最后通过算例对两个模型进行了简单应用,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基本可行性。由于收益管理方法在我国的研究应用处于初期,目前很少有关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收益管理的研究文献可以借鉴,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将收益管理方法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服务中,分析较为肤浅,论文难免出现考虑不周到之处,因而对于所提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收益管理定价策略和运输能力超订模型考虑了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实施要点,但是仍然不完善,有许多问题可以作为本论题今后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