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现代政治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a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国自从1932年民党发动政变、实行君主立宪制以来,就开始走上民主化发展的道路,然而其过程相当艰难。70多年来,泰国颁布的宪法之多、经历的政变之频繁、组织的内阁之短命在当今的世界上几乎无出其右者,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泰国政治至今仍未走出“政变(军政府)—选举—文人政府—危机—政变(军政府)”反复循环的历史困境,形成独具特色的“轮回型”政治发展模式。本文就泰国这一政治发展模式的形成和演变、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对我国政治发展可以提供的启示等问题,作初步的探讨。文章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首先,概述泰国现代政治发展模式的形成与演变。泰国现代政治发展模式产生可以一直追溯至19世纪30年代。中期的朱拉隆功国王改革以及外来国家的侵略促使泰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泰国现代政治发展模式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民族心理基础,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1932年由先进阶级——民党领导发动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泰国上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现代社会的君主立宪制,是泰国民主政治开始的起点,也是泰国现代政治发展模式开始形成的起点。泰国整个现代政治发展模式的演变过程,共经历了四段民主统治时期和三段军队威权统治时期的多次轮回交替演变。其次,归纳泰国现代政治发展模式的特点。本文认为,泰国现代政治发展模式,从性质上看,既具威权性又具民主性。其政治发展本身既具有威权政治的某些特点,也有民主政治的显著特征;从过程上看,既具轮回性又具渐进性,其政治发展在威权政治与民主政治之间反复循环,但总的趋势是民主因素在不断增长。第三,揭示泰国现代政治发展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从泰国现代政治发展过程看,其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有:国王涉政,军人干政,政党“离政”,民众乱政等多个方面。再次,分析泰国现代政治发展模式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泰国社会阶层结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较大;议会制度、选举制度、军事制度等政治制度发展不成熟、不健全,法治缺失;传统的王权思想和佛教思想仍是泰国主导的政治文化,但西方的民主思想也有了发展并开始具备一定的政治影响力,二元政治文化的并存与相互冲击等因素是导致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最后,总结泰国现代政治发展模式可以为当前中国政治发展提供的启示。本文认为,泰国现代政治发展可以为当前中国政治发展提供多方面的启示。泰国现代政治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为了确保国家政治现代化顺利发展,必须消除两极分化,缩小二元社会结构差异;完善宪政制度,建立民主法治国家;加强公民教育,培养成熟的政治文化等。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与胰肠吻合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s、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从总体上反映和概括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语、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之
简述了在飞机大修、改装和维护等工作过程中电缆所出现的一些应引起注意的工艺性问题,并通过一些故障照片加以说明,为飞机维护提供参考。
通过引入等价分布源方法,建立了处理机匣非定常壁面边界条件的数学模型,从而可以计算处理机匣对压力扰动波的影响。同时,将这一计算模块引入稳定性模型中,发展了可以包含处理
目的探讨建立幼年SD大鼠颅骨器官体外培养的方法,并研究外源性张力对颅骨矢状缝成骨活动的影响。方法取19日龄的SD大鼠颅顶骨矢状缝组织块,进行器官培养。试验组加0.4克力,对照
目的探讨颈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寰枢椎融合术或枕颈融合术)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以作为临床内固定方式的参考选择。方法选取2010年09月~2013年0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观察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根据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及治愈率情况,客观评价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应用价值,探索治疗环形混合痔新术式。方
<正>必佳乐(苏州工业园区)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明在其"国际、国内纺织服装市场及全球织造机械市场分析"的发言中,围绕2017年GHERZI国际纺织行业趋势报告、中国宏观经济
目的研究分析六味地黄汤结合中医体质辨识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六味地
随着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乡村转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内现有的乡村建设大多照搬或是借鉴城市社区的发展模式,却逐渐忽略了乡村原本的地域文化、空间肌理、风俗习惯、生态环境。青年劳动力开始不断流向城市,导致乡村生命力薄弱,生活环境不断恶化。传统乡村在空间规划上显得千篇一律,毫无特色,乡村建设应当注重自然的发展规律和人居环境的基本要求。本文通过解读当下乡村振兴政策,梳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继而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