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人格与自杀的关系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_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从人格五因素模型的维度视角探讨边缘人格的不适应特质与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的关系。
  本研究首先在中国大学生样本中,对Deshong等编制五因素边缘人格量表(简版)中文版进行信、效度检验。通过整群取样,对942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人格诊断问卷边缘型人格障碍分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和Barratt冲动量表作为效标关联效度效标。信度指标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以及重测信度。其次,本研究采用五因素边缘人格量表(简版)中文版探索边缘人格对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的预测因素。采用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筛查工具、五因素边缘人格量表(简版)对835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根据筛查工具的筛选结果将被试分为正常组、自杀意念组和自杀尝试组。运用多元逻辑回归的方法,分析边缘人格总分及各分维度分别对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的预测作用。采用SPSS20.0和Lisrel8.70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
  本研究结论如下:
  1.五因素边缘人格量表(简版)中文版在中国大学生样本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结构模型拟合结果较好,效标关联效度和信度结果符合测量学指标,该量表可作为评估个体边缘人格不适应特质的有效工具。
  2.自杀意念组和自杀尝试组被试的边缘人格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被试。自杀尝试组被试的边缘人格水平显著高于自杀意念组被试。
  3.边缘人格总分能够显著预测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与正常组相比,在边缘人格的具体维度中,沮丧和愤怒失调能够显著预测自杀意念,沮丧和操控性能够显著预测自杀尝试。与自杀意念组相比,沮丧和情绪失调能够显著预测自杀尝试。
其他文献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指标具有广泛应用,但生理基础尚不清楚。不同种类的静息态对比结果可以为此提供重要线索。睁眼与闭眼之间ALFF的差异与传统的睁眼闭眼激活结果在空间上基本不重叠,表明ALFF可能与fMRI激活具有完全不同的功能意义。考虑到睁眼与闭眼之间在信息输入上的差异以及丘脑在感觉信息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学位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步放缓,企业的生存压力与日俱增,员工的工作时长、工作压力等也随之增加。而在当今这个“越奋斗越幸福”的时代,只有努力奋斗才能使个体实现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提升员工的幸福感。但个体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需要及时、有效地补充才能为个体保持较为稳定的身心状态及工作状态保驾护航。那么如何使员工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高效地补充消耗的资源以维持较高水平的工作投入状态并促进自身的幸福感,则是本研
学位
青少年期一般指12岁到18岁,是个体身心发育的关键期,也是个体容易罹患心理疾病的高危期和自杀的高峰期。青少年的自杀问题已经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的关注重点。深入研究青少年自杀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于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杀意念作为整个自杀行为的初始阶段,标志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处于极其危险的状态。而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会一直处于自杀、抑郁和精神障碍的风险中。由此可见,探讨青少年自杀意念的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已经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成语是语言在长期的运用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以四言为正、以偶为佳、便于理解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历史信息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堪称中华文化的微观缩影,蕴含至高的文化价值,极具教学意义和挖掘价值。中学教育阶段,涉及很多成语教学实践,在我国高考背景下,以分值量化形式对成语教学做了考查,然而,成语教学却存在着敷衍、粗浅
由于触屏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普及,幼儿也开始广泛接触和使用触屏媒体,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普遍关注触屏媒体会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为了探究这一问题,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设计来探讨触屏媒体如何影响幼儿的学习效果和执行功能的发展。实验1采用2(学习媒体:触屏,观看)×3(测验媒体:iPad,实物教具,纸质)的两因素被试间设计来探究相较于视频观看学习而言,基于触屏媒体的触屏学习能否促进幼儿的
学位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信息能力也日益强大,依托互联网信息的生产、处理、存储和传播技术也日新月异。人们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量的可获取信息也引起了人们对可信度的担忧,因为信息的来源、真实性、质量比任何时候都不明朗,且这种信息丰富的环境使传统的由专家进行评估的监管模式难以为继。人们通常需要自己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感知从而进行判断。但目前对于网络信息可信度的研究并不多,特别是有关于个体的心
学位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获利者。然而在中国有一部分的群体存在着阅读障碍问题,他们对这些阅读信息的加工要比其他人难得多。阅读不仅是一门学科的内容,更是现代人必备的一项技能,但研究资料表明,在校的小学生中有4%-8%的学生存在阅读障碍。小学阶段是个体生理和心理飞速发展的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会为儿童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阅读障碍却阻碍了儿童语文学习、日常交流
随着互联网基础资源及接入设备的发展,网络已成为青少年日常交流、娱乐和学习的重要工具与平台。《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显示,除学习活动之外,网络活动占青少年日常时间最多,94%的青少年每天都会使用网络。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并且缺乏对使用边界的界定,他们是网络成瘾的高危群体。  为了给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具有指导作用的建议,大量研究开始关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因
我国是乙肝大国,目前约有1亿左右的人群为乙肝病毒的携带者,乙肝在中国一直是具有挑战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大众对乙肝知识缺乏了解且乙肝具有传染性,导致社会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存在较多的歧视,相关的定性研究表明乙肝歧视不仅会对个体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还会影响个体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但目前对该群体的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缺乏对其职业发展结果的探讨。  主观职业成功作为积极的职业发展结
学校是中学生除了家庭之外主要的活动场所,良好的学校适应对中学生的健康积极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但能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也会影响到其成年之后的社会适应。依据阶段环境匹配理论(Stage-environment fit hypothesis),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自主、关系和能力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水平不断增长。若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将会对他们的学校适应产生影响。以往对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学校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