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刑法典发展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但刑事被害人过错制度的规定在我国刑法典中还是空白,这种立法现状直接影响了司法裁量中的公平正义,再加上在理论和实践界对于被害人过错制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使得将被害人过错法定化变得越来越必要。本文通过对被害人过错进行概念分析,再根据实证分析我国司法实践中对被害人过错的认定和分析现状,从而总结出其在立法和司法中出现的问题,再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完善我国被害人过错制度提供思路,加快落实被害人过错制度法定化。本文的第一部分首先是厘清被害人过错的概念,分为一般意义上被害人过错的概念和故意伤害罪中被害人过错的概念,然后是分析被害人过错影响量刑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责任分担说、谴责性降低说和主客观并合说。第二部分主要是基于故意伤害罪中被害人过错影响量刑的现实考察,从规范层面分析国外立法现状和国内规范现状,从实践层面基于实证案例统计分析故意伤害罪中被害人过错的适用现状、认定类型、成立条件以及对量刑的影响。第三部分通过对第二部分的实证案件分析,总结出在故意伤害罪中,被害人过错在量刑适用上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规范层面缺乏法律支撑,实践上对被害人过错界定困难、影响量刑的幅度难以把握、判决说理过于简单等问题。第四部分提出在故意伤害罪中适用被害人过错的完善路径,主张将被害人过错法定化,强化司法解释出台,发布指导性案例,使得被害人过错影响量刑有法可依;法官在裁判时要灵活理解被害人过错的范围和量刑影响,强化被害人过错同犯罪行为人及其犯罪行为的关联性考察,加强个案裁判文书说理等。通过上述四个部分的内容,希望为完善我国故意伤害罪中被害人过错影响量刑方面梳理思路,为司法的实效性和公正性提供借鉴,以期完善我国的刑事归责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