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_w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位睿智、理性、成熟的当代作家,王安忆在20多年的创作历程中以背向主流意识形态,面向心灵的叙述姿态一直保持着不断生长的状态:从早期倾诉个人经历感受的独语阶段,到跋涉人类精神家园的探索阶段,再到关注都市女性命运的悲悯阶段,最后到回归乡村人性人情的审美阶段,不同阶段的她总是不能一以贯之,每一次转变都带有重大的突破意义,都会带来具有“象征意味”的作品,而在这种创作状态的背后是其强烈的理性写作动机和独特的小说叙述观念的促使和推动。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主要从宏观上概括王安忆20多年小说创作的风貌和对当代文学的贡献,并交代论文写作的主要思路。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从王安忆的理论著作《心灵世界》和一系列创作谈中追根溯源,寻找并提炼其小说叙述观念的理论精髓:小说即故事和“四不要”的叙述原则。同时,对不同阶段小说中所呈现的叙述形态进行宏观上的把握和概括,从而梳理出一条王安忆小说叙述观念和创作风格的变化轨迹,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王安忆小说叙述观念的核心与本质:对理性和逻辑等物质化构成手段的突出与强调。第二章以其小说叙述观念为基础,从叙述学的角度出发,选择“视角”、“语言”、“结构”这三个在王安忆小说文本中最为突出和灵活的叙述要素,对小说的叙述方式进行具体的文本阐释,概括出小说全知视角、抽象化语言和圆形隐喻结构的形成及其成因,实现对小说文本中物质化构成手段的发掘和认识的目的,并对物质化构成手段给小说文本以及文本以外所带来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深入地分析。第三章将把目光投落在王安忆小说叙述方式背后的叙述姿态和文化关怀上,并指出对叙述方式的强调并非是她理性写作的终极追求,而是以叙述方式为文化载体表达她与所面对的存在之间关系的一个隐喻与象征,代表了王安忆创作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关怀。结语是通过对不同创作阶段作品中“孤独”、“漂泊”、“悲剧”等丰厚多元的生命体验与生存意义的追寻,升华出王安忆的“心灵世界”里潜蕴着以理性之光烛照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面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缺陷与危机,王安忆以日常生活为物质材料,带着对抗并试图平复现实的焦虑踏上了以写作为救赎的艺术道路,并不断地拓展小说的书写空间,不断地探索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存在的多种可能,倚靠理性与逻辑,以饱含温情的笔触寻找不管经过多少岁月、多少苦难却永恒不变的人类最稳定、最基本的内核:关于生命本真状态的思考,将对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进行到底。
其他文献
为了减少自变量,避免出现因子间相互预测,精确描述样本数据,有效减小系统误差,文章以一平浪林场为例,介绍了只选择年龄单因子为自变量构成建云南松多形树高生长模型的方法。
目的研究双黄连和米诺环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应用对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联合抑菌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6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
敦煌藏经洞是何时封闭的?什么原因封闭的?也是学者们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自劫走大批经卷、文书的法国人伯希和、英国人斯坦因以至于目前我国学者在半个多世纪里发表了数以百
异议股东评定补偿权制度作为一种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其理论和实践均已较为成熟的制度 ,在我国《公司法》中尚无反映。参照各国 (地区 )有关立法理论 ,构建我国的公司股东
没有好的教师,就无法达成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职前教师教育项目能为教师质量提供保证,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如何设计高质量的职前教师教育项目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所无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这就要求高校不仅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更要有一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优秀的智力和较高的学历,以及高水平的综合能
无厘头文化是风行一时的文化现象,它频繁出现在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话语空间、行为空间和审美空间中。本文从无厘头文化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思维方式——戏仿出发,对以无厘头文
目的:分析17例C3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治疗反应,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确诊为C3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疗效。结果:(1)一般情况:
文章基于概念隐喻理论,通过ELAN软件对口语诗《广岛》中的话语文本、音韵特征和语伴手势进行了分层标注、统计和分析,研究不同模态如何互动耦合来动态构建多模态隐喻。从统计
"多规合一"是指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基于同一城乡空间的衔接与协调,是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合理布控城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