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与历史城镇的商业功能转换研究——以丽江大研古镇为例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选取云南省丽江古城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以古城的商业功能转换作为研究切入点,初步探讨旅游对于丽江古城的影响.论文利用实地调查得到的一手资料,以丽江古城商业现状基础入手,从历史的角度探讨旅游在古城商业功能转换过程中的作用,并对比相关历史城镇的商业现状和理论分析,探讨历史城镇中旅游商业化出现的必然性.论文第一章首先就旅游者和学者对许多历史城镇的商业氛围产生负面评价提出该文研究的问题.第二章对于历史城镇以及旅游商业化进行界定,分类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述.第三章在前面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该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第四章与第五章是该文的核心部分,第四章首先介绍实地调查的时间和采用的方法,从整体、街道、门面等不同角度全面分析丽江当前的商业状况,并且认为丽江古城已经旅游商业化.第五章首先对比不同时期的丽江商业环境和功能,然后对比2000年与2002年丽江古城的商业环境,最后对比丽江古城、周庄以及大理古城的商业环境.第六章以城市公共空间为例初步分析旅游商业化的影响.第七章对全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就历史城镇商业功能转换的一般过程以及历史城镇的保护进行讨论.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地图,电子地图的出现,地理信息系统科学充满无穷的活力.由于数据采集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出现,使得地理信息的数据量急速增长,如何将区域内
该文以航空多光谱数字相机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在蝗灾监测方面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完成了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采用了不同结构数字相机组合的系统总体设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立法工作浅议□张明之(一)1931年至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刚刚结束第三次反“围剿”,又接连进行第四、五次反“围剿”的极其艰难的革命战争环境中,广泛开展了立法工作,制定了大量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卓有成效地加强了革命根据地的法制建...
该文应用系统思维和方法分析旅游产品开发理论上的薄弱和实践上的不足,并提出了旅游产品系统开发的理论体系.全文共包括3大板块,其中,第一大板块探讨了旅游产品的概念、特点
三江并流区地貌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大,高山峡谷地貌相间排列,南北伸展,高山之间奔流着三条大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气势宏伟,形成了瑰丽壮观的世界自然的遗产三江并流地带。该区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与人类认识和利用能源的历史密切相关,国
文章在对城市规划的起源、作用和意义的阐述,以及国内外城市规划方法研究进展的回顾基础上,对城市规划方法体系、城市规划方法论以及城市规划实践方法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首先,
区域环境是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有机统一体。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不断增大,区域环境的生态脆弱性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
中国自然遗产地系统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类型,其面积已经占到了国土面积的14﹪以上.随着世界自然保护运动的蓬勃发展,而中国的自然遗产地的整体
20世纪全球气温的显著升高,特别是近20年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引起了全世界广泛的关注.该文以中国受全球变化影响最显著的地区(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为例,利用农业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