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处理器的新标记交换体制验证系统的研究开发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kly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处理器——这个数年前人们还未听说过得名词,以其灵活的可编程性和其强大的处理能力,迅速得成为业内研究的焦点。区域标记交换体制——是在继承现有IPv4分组交换网络的基础上,又借鉴MPLS和ATM利用标签(label)实现快速分组转发的优点的新的标记交换体制协议,它力图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并给出了无缝过渡的良好方案。而他们两者似乎天生就是一对完美的搭配,网络处理器的灵活可编程的特点正适合用来实现“区域标记交换”验证网平台。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处理器技术产生的背景以及区域标记交换体制的技术特点。其次,从硬件架构和软件体系两个大的方面介绍了网络处理器的特点,针对Intel公司的IXP 2xxx系列网络处理器作了详细的描述。接着,本文简要介绍了区域标记交换体制的主要思想和主要内容。之后,本文分数据面软件以及控制面软件两方面对实现“区域标记交换”网验证平台的诸如区域标签头的加入和删除等关键技术的细节以及技术难点做了详细的论述,并指出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最后本文给出了优化系统性能的实例和系统性能评估方法。
其他文献
计算机和通信的结合带来了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契机。人们在享受信息化的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安全的严峻考验。信息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人隐私能否得以保障,还关系到国家安全和
当前多载波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二维扩频通信系统是近年来提出的新的扩频通信方式,由于二维扩频系统从时域和频域上分别对数据信号进行频谱扩展,因此它同时具有时
作为信息技术应用最集中的领域,电信业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在IT管理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难。业界流行的ITIL(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 IT基础架构库
人脸检测问题最初来源于人脸识别,是指在输入图像中判断是否存在人脸区域,进一步确定人脸的位置,方向,光照条件等。而如今人脸检测的应用背景已经远远超出了人脸识别系统的范畴,在
随着英特网和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网络逐渐从有线变为无线,从固定走向移动。而以爱立信、诺基亚、IBM、英特尔和东芝5家公司发起提出的开放、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蓝牙,在解决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渴望随时随地的获取位置信息。无源超高频RFID标签定位技术因其成本低、部署简单,长距离通信等优点,在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