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 的]手汗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明的功能性局部异常多汗的疾病,虽然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但对患者的生活、工作以及心理健康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人们对手汗症的了解远不够,认为手汗症是内科方面的疾病,主要通过中医中药,外敷止汗剂,电离渗透法,交感神经阻滞术等保守方式治疗手汗症,但治疗的成本相对较高,治疗效果不稳定,不良反应多,并且容易复发。随后,人们通过卫生健康知识的科普书及便捷的的网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手汗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明的功能性局部异常多汗的疾病,虽然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但对患者的生活、工作以及心理健康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人们对手汗症的了解远不够,认为手汗症是内科方面的疾病,主要通过中医中药,外敷止汗剂,电离渗透法,交感神经阻滞术等保守方式治疗手汗症,但治疗的成本相对较高,治疗效果不稳定,不良反应多,并且容易复发。随后,人们通过卫生健康知识的科普书及便捷的的网络,认识到手汗症其实是胸外科一个可治愈的疾病。对手汗症患者进行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并且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开始使用胸腔镜进行该手术,手术变得更加微创。我们通过回顾我院胸外科收治的手汗症病例,分析总结单孔胸腔镜下T3、T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相对双孔胸腔镜治疗的优势及相关的手术经验。[方 法]通过回顾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病例,所有患者均采取住院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分为:“单孔胸腔镜下T3、T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和“双孔胸腔镜下T3、T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通过统计学分析其性别、年龄、手术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等资料的差异情况。[结 果]本次研究一共纳入22例病例,其中男性患者共13例,单孔组9例,双孔组4例,女性患者共9例,单孔组7例,双孔组2例,P值=1;单孔组平均年龄21.94±5.18岁,双孔组平均年龄21.83±2.93岁,P值=0.737;手汗症重度患者共8例,单孔组4例,双孔组4例,手汗症中度患者共14例,单孔组12例,双孔组2例,P值=0.137,两组对比,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口长度:单孔组1.94±0.75cm,双孔组4.67±0.52cm,P值=0,手术时间:单孔组41.56±3.01min,双孔组54.17±3.76min,P值=0,两组对比,P值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h疼痛评分:单孔组2.88±0.89明显低于双孔组4.17±0.75,P值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在手术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 论]胸腔镜下T3、T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手术安全有效,手术效果立竿见影,并且效果较持久。两组患者在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单无明显差异,但是,单孔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明显比双孔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的疼痛更轻,切口更小,也更为隐蔽,满足了人们追求的美观性,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方法检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和T2DM伴高血压患者皮层下灰质核团可能存在的形态学改变,探究皮层下灰质核团形态学改变与多种临床相关变量间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本次研究设立三组试验对象:血压正常的T2DM患者36例、T2DM伴高血压患者27例、健康志愿者30例。对所有受试者行头颅磁共振(MR)常规序列(T1WI、FLAIR)以及科研序列(3D
[目的]外泌体是多囊体(MVBS)与细胞质膜融合后释放的胞外小泡,它们起源于MVB形成过程中的腔内囊泡(ILVS)。外泌体被证明含有功能蛋白、脂质和RNA,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从而在健康和疾病的有机体的生理学中发挥作用。据报道,登革病毒在感染过程中具有多种细胞功能,如外泌体介导的细胞通讯,这种功能是通过将携带病毒或抗病毒成分的胞外载体传递给宿主细胞来调节的。因此,研究外泌体在病毒感染中的特性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2011~2020年间云南省≥50岁抗病毒治疗失败的HIV/AIDS患者进行耐药情况、耐药位点的流行情况、毒株流行特点、流行趋势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为云南省≥50岁抗病毒治疗失败的HIV/AIDS患者耐药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优化老年人群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选取云南省2011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经HIV确认实验确证为艾滋病感染
[目 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在髋部骨折患者中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髋部骨折患者预后及功能的影响,以期说明不同类型抗骨质疏松药物用于髋部骨折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以更好指导临床治疗。[方 法]1.通过临床回顾分析选取我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住的老年骨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共57例,按照术后是否抗骨松治疗分组,其中抗骨松组23人,未抗骨松治疗组34人。统计所有患者致伤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
[目的]研究NAFLD肝脏脂肪含量与血LncRNAMALAT1、肠道菌群的关系,探讨NAFLD患者LncRNA MALAT1、肠道菌群与NAFLD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人群共计120例,收集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及饮食调查问卷。使用超声定量对受试者肝脏脂肪含量行定量,以脂肪含量9.15%、23%为界点分为3组:A组(脂肪含量
[目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如何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是研究的难点。神经再生是补充丢失的细胞和修复损伤的理想途径,但成年脊髓产生新神经元的能力有限。细胞重编程可以解决补充神经元问题。相关文献发现在体内外转染神经源性因子能促使星形胶质细胞向神经干细胞或神经元转化。本实验借助钳夹型大鼠SCI模型,运用慢病毒使SOX2转染大鼠脊髓损伤中星形胶质细胞,探讨其转化为神经干细
[目 的]通过筛选出颅内大型动脉瘤(>10mm)(large intracranial aneurysm,LIA)或巨型动脉瘤(>25mm)(giant intracranial aneurysm,GIA)应用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s,FDS)治疗的相关文献,提取与FDS治疗的疗效性和安全性相关的数据,对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进一步肯定FDS的疗效,同时分析治疗相关并发症和死
[目的]1、应用超细胆道镜在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2、探讨腹腔镜联合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的手术疗效,并与腹腔镜联合同期内镜取石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各自的利弊之处,是否可以值得将超细胆道镜推广运用于临床。3、探讨在胆总管不扩张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中使用超细胆道镜完成胆道取石手术的应用前景。[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结合我院2018年9月-202
[目 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伴有躯干失衡的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凸患者在术前、术后、随访时的临床资料与数据,比较术前、术中使用颅股骨牵引和不使用牵引对畸形矫形、躯干总体平衡、肩平衡的影响,从而为躯干失衡患者采取适宜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 法]收集2008年-2020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完成手术的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凸患者资料,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共48例,其中牵引组27例给予术前、术中牵引,术中截骨
[目 的]通过回顾性的分析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PTCD与ENBD两种外引流方式在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和各自优缺点,为临床医师在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上提供依据和参考。[方 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71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后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作两组:PTCD组(34例):腹腔镜胆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