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EEE802.16的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网用户站接入过程研究与实现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_9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入网技术是目前通信领域的热点之一。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代表了宽带接入技术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全面论述了接入网的应用、发展状况和前景,并系统地介绍了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在本文中对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的IEEE802.16标准协议的系统组成、协议分层结构及其中的物理层、公共部分子层等比较重要的部分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给出了802.16的系统软件架构,并按功能将其划分为多个实现模块。 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对IEEE802.16中的用户站接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在具体的实现上将该过程划分为九个子过程:扫描下行信道获取与基站的同步、获取上行参数、测距与自动调整、协商用户站基本性能、对用户站的鉴权和密钥交换、用户站注册、建立IP连接、建立系统时间和传输运行参数。提出了采用维护状态机运转的方式,通过驱动当前接入状念的变迁来实现整个接入过程。由于整个接入过程是通过每个子过程的实现而完成的,所以在本文中对每个子过程也作了更为详尽的分析,并为部分子过程设计出了具体的实现流程。本文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具体的产品设备的开发中,为进一步的产品化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最后,本文对接入过程中的用户站随机接入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现行的竞争解决算法的不足,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由基站调控的起始回退窗大小可随冲突用户站数目动态设置的新的竞争解决算法,并给出了两种竞争解决算法的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改进算法可大大提高系统接入的性能,减少接入的时延。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接入性能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回顾了有线网中传统的分组调度算法,分析了传统算法在无线移动Ad hoc网中应用的局限性.随后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在无线移动Ad hoc网络分组调度算法领域的研究现状
人们利用海洋资源的渴望为水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水下测量技术起步较早,开发的算法也较为丰富。而水下通信则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大致的发展思路是将无线通信的相应技术“移植”水下环境中。这样做的优点是显而已易见的。但是,水声通信与无线通信的区别是不容忽视的。混响与多普勒效应是水声信道最为显著的两个特点。我们必须针对水下环境的特殊性来开发水下通信技术。本课题工作就是根据水声信道的特点,选择一种应用于
防火墙一直是国内外网络安全应用研究的一个热点。其技术路线主要经历了从“包过滤”到“代理”再到“状态检测技术”的变迁。 把研究范围集中于通用操作系统上构建的软件
多媒体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因特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直接推动了数字多媒体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文本、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产品由互联网收集并向外公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下肢深静脉内血液流通受阻出现凝结致使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是骨科骨折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将并发出现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严重并发症
CT-TCM是一种低复杂度的多维Turbo编码调制方案。由于无论采取何种调制方式,它的网格图中仅有两个状态,因而即使采用基于MAP算法的迭代译码器,其译码复杂度也非常低。CT-TCM的一
本文分两部分研究卫星测控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问题,包括:副载波识别和调制方式识别。首先,在识别调制方式之前,依据频域判决零点分区法确定副载波的数目并对副载波进行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