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随着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1978年两岸贸易额不足1亿美元发展到2008年将近1300亿美元的贸易额。30年间增长了1500多倍,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两岸经贸关系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在此也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和问题,特别是台湾当局对于中国大陆的“歧视”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岸经贸的发展。自从金融危机以来,台湾与中国大陆的政治关系有所回暖,特别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更是为两岸未来开展更好的经贸往来,开创新的发展局面,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本文通过对两岸历年经贸往来的数据分析,参考国内外关于海峡两岸经济往来的论述及重要文章,从多个方面对两岸经贸往来进行了分析,具体掌握了两岸近年来的经贸发展现状及问题。主要有两岸贸易额季度不平衡,大陆对于台湾长期处于逆差,台湾则是把大陆当作最大的顺差来源地,两岸不平衡的贸易状况极为突出;此外两岸由于产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导致了产业之间和产业内生产效率及生产技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两岸未来开展大规模的产业合作和大陆承接好台湾相关产业向大陆转移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土壤;最后发现两岸随着经贸往来的不断发展及深入,两岸只有在更高的层面上展开合作并建立了政治上的互信机制,加强高层的互访,才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为此本文认为建立两岸的共同市场是未来两岸经贸关系能够走的更远的关键之一,而随着两岸大三通的实现,基本物流活动的常态化,两岸共同市场的建立在未来是有可能的,并且也符合未来一段时间内两岸经贸合作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两岸经贸往来的研究具体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主要包括有在未来的短期内争取建立两岸共同市场;两岸做好产业转移和相互投资的准备,主要是大陆要努力承接好台湾对大陆的产业转移,同时台湾要在更广、更宽、更大的领域内对大陆实行开放政策,使得两岸的贸易投资则未来向常态化发展,避免一边倒的局面;最后海峡两岸可以借助福建省与台湾省天然的人缘、地缘等历史优势,充分利用好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意在促进两岸经贸往来的新兴区域,以福建为基本平台,开展对台贸易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