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外化与集聚路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ow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恢复期,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质量实现经济的稳增长,是大势所趋,过去的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亟待改进。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附加值、高知识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以及低污染的特点,是产业优化升级的较好发展方向。江苏省的制造业占全省GDP的比重较大,且自1986年以来,江苏制造业产值跃居全国首位,一直保持至今,为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在经济不确定现象较多的当下,企业由内部部门提供生产性服务,大大的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此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在一定的区域内集聚发展,能够形成规模经济等效益,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本文从政府的视角,以外化和集聚为方向,研究如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分析了江苏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基础,主要包括江苏省的总体经济发展情况,具体分析了江苏省产业结构的演化过程;从产值、吸纳就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制造业在全国制造业中的地位等四个角度详细分析了江苏省制造业发展水平;从产值、吸纳就业、固定资产投资等三个角度分析了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通过分析发现,江苏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  第二,从政府的角度,研究如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外化发展。通过分析,选取分析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度。研究表明:GDP、市场规模、基础设施水平对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外化具有较大的作用,而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源质量、产业结构、科研成果、经济开放程度在关联度分析中影响较弱。  第三,对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演化的阶段进行分析,运用logistic模型拟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数据,分析目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所处的阶段,并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分析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集聚情况。结合目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所处的阶段,以及分行业集聚状况,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评价江苏省各市相对于浙江省各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竞争力。  第四,对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外化与集聚的实施路径进行探讨。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外化的路径是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逐步调整经济结构、加大科研投入、充分发挥江苏省经济开放的优势。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路径是通过各市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带动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结合生产性服务业所处阶段,制定优惠政策;促进集聚区的协同创新,加强集聚区信息化建设。
其他文献
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因其投资专业性强、规模效益明显、风险控制严格和投资效率高等优点深受投资者的喜爱,近几年在中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中国
该论文以信息系统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电子商务系统的框架结构,基本组成及其设计原则与思路.重点介绍了电子商务网站系统,阐述了电子商务网站在整个电子商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近些年来,国际上兴起BOT管理模式,它是利用私人资本和外资去建设公共基础设施,适用公共建设项目管理和融资模式,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新的管理模式,随着BOT项目投标竞争越来越激
在现代经济中,资金配置是整个资源配置的基础,如何在多元化企业集团内有效配置资金成为现代公司金融关注的核心问题。多元化企业集团的资金配置,首先通过外部资本市场(ECM)在企
互联网革命为创造性的能量提供了一个出口,也推动了众包这样一种新型劳动力组织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众包依赖于网络化虚拟组织成员的有效合作,并由此促进了企业组织与网络组织的有效对接。但由于虚拟组织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组织的运作机制、模型和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还停留在概念和试验阶段,虚拟组织这种先进的理念在现在的应用研究中尚未能充分体现。鉴于此,本文面向知识密集型的众包任务,提出敏捷虚拟组织设计方案
该文系统地分析转型期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并作计量模型研究.从机制与转型相结合的视角,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可通过需求导向的经济行为、市场运行的关键参数、宏观调控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