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系统地分析转型期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并作计量模型研究.从机制与转型相结合的视角,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可通过需求导向的经济行为、市场运行的关键参数、宏观调控的经济效果、开放因素的决定机制四个方面进行考察.需求导向的经济行为:建立了居民消费的长期均衡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居民资产对消费的影响,验证了中国证券市场的股票溢酬之迷.估算了中国的资本存量并构建了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实证表明产出水平和资本成本是影响资本存量调整和需求导向型投资行为的重要因素.市场运行的关键参数:考察了转型以来的物价波动和利率调整,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物价波动受劳动生产率和政府调节物价因素的影响,通货膨胀的可预期性较弱.实际利率与实际储蓄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在总量水平上估算的资本租金成本一般高于资本使用者成本.宏观调控的经济效果:财政支出乘数显示,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逐渐减弱而挤出效应更为显著,国债对经济增长拉动明显但接近适度规模.货币供给受对外净资产影响明显,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可由财政政策调控变量和产业结构调整变量解释,Divisia货币数量指数可用来评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开放因素的决定机制:探讨了转型以来的国际收支特征,分析了进出口等经常收支和外商直接投资等资本金融收支的影响因素.唐国兴(1999)修正的资产组合平衡模型的实证表明以外汇供求描述的风险报酬因素显著影响人民币汇率,缺口嵌入的方法验证仅由经济因素无法解释中国国际储备需求.该文最后建立了基于转型特征的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