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逐步同世界经济发展接轨,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使得经济周期波动客观存在,随之而来的是整体宏观因素,如货币供给、利率、行业景气程度、政府控制政策等的非线性波。近十年来,经营环境、资本成本、股票市场波动等的变化对我国上市公司形成或正向、或负向的驱动力,且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及经营需求动机等方面。虽然该驱动力在总体上起到了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与营销模式等的改善的作用,但仍旧在某些时间段内发生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主要是源于大规模政府非效率投资、过度宽松的信贷政策、纪律约束力度等因素对市场机制等的排挤作用。这些经营环境、资本成本、信息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使得企业企图通过盈余管理来满足生产经营和长期发展的需要;其次,在市场整体经济状况及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下,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将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这又进一步引发或抑制企业的激进盈余管理活动。一方面宏观经济因素影响着微观主体企业的生产活动所赖以生存的经营环境,进而使得公司经营业绩、利润增长率以及公司市场价值受到影响,而公司基本面的变化直接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另一方面,在不同投资者行为的影响下,公司的治理机制及经营决策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投资者行为变化对盈余管理动机及程度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因此,本文从宏观经济视角出发,分析经济周期对盈余管理的溢出效应,研究不同投资者行为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并探究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投资者行为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而结合不同经济周期阶段下盈余管理建立约束机制,有利于市场稳定和完善公司治理,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全文共分为八章内容: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并重点梳理了目前诸多国内外学者在经济周期、投资者行为以及盈余管理等方面做的定性及研究;第二章为本文的理论基础,详细阐述了经济周期、行为金融学、投资者行为、盈余管理等理论;第三章检验了经济周期对盈余管理的溢出效应,且分析了经济周期下不同投资者行为对盈余管理的作用机理及不同类型的投资者行为会对盈余管理产生的影响;第四章分析了控股股东利益输送行为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影响,检验了经济周期下控股股东行为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第五章分析并检验了经济周期下机构投资者持股行为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第六章分析并检验了经济周期下投资者交易行为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第七章在检验的上建立了经济周期不同下盈余管理约束机制;第八章为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展望。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到如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经济周期对盈余管理具有溢出效应。在经济周期及市场环境的影响下上市公司经营环境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公司基本面,管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随之变化,最终影响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且简要说明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时大于经济扩张期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经济收缩期与经济扩张期对盈余管理动机的影响。(2)控股股东利益输送行为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显著为正,控股股东利益输送频率及程度越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结合经济周期进一步发现,相较于经济收缩期,控股股东利益输送行为在经济扩张期更为严重,且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加大。(3)机构投资者持股行为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显著为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大。且经济扩张期时,机构投资持股行为抑制盈余管理的作用被弱化;经济收缩期时经济周期对机构投资者行为影响盈余管理过程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经济处于收缩期时,对机构投资者持股行为抑制盈余管理具有促进作用。(4)投资者交易行为显著影响盈余管理程度,投资者交易行为越活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小。在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下,投资情绪波动加剧进而影响了投资者交易行为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的程度。经济扩张期时,投资者交易行为与盈余管理的直接相关性降低,盈余管理更大程度上是受经营者、大股东及市场监控环境的影响;而经济收缩期时,对投资者交易行为影响盈余管理的过程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即简要说明经济处于收缩投资者交易行为越活跃的原因,盈余管理程度越大。总的来讲,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投资者行为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变化,探寻基于宏观经济周期下隐藏在投资者行为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内在作用机理。发现在经济周期影响下,投资者行为的变化及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影响过程。结合经济周期波动影响效应特征,以投资者行为为切入点,为有效监督市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引导资产流向效率高的行业和企业,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提出相关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