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了解肺癌患者疼痛、乏力、失眠和苦恼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并证实以上四种症状是否以“症状群”的形式出现在肺癌患者的疾病发展轨迹中。2揭示症状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和功能状态的关系。3分析影响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功能状态的相关因素。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利用三份量表:①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 MDASI),②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肺癌量表(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for cancerpatients-lung cancer, QLICP-LU),③机体功能状态评估量表(KarnofskyPerformance Scale,KPS)对384位肺癌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处理。描述性统计用于患者一般资料、MDASI症状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的分析;各症状间的内部相关性以及症状与QLICP-LU各维度得分及总分、KPS得分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单向方差分析用于判定患者出现不同数量的症状,其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KPS得分是否具有差异性;多元回归分析用于分析影响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和功能状态的主要因素,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384例患者中,手术、化疗、放疗患者分别为145例、120例和119例。1肺癌患者症状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评分:乏力、失眠、疼痛和苦恼影响了多数患者,其发生频率分别为89.1%、85.2%、83.9%和80.7%。与此同时,以上四种症状的严重程度同样高于MDASI量表中的其他症状,按得分高低排序分别为疼痛(4.21±2.75)、乏力(4.10±2.58)、失眠(3.78±2.69)和苦恼(3.43±2.59)。2疼痛、乏力、失眠和苦恼同时出现的数量及与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KPS得分的相关分析:384名患者中,仅有2.1%(n=8)的患者无疼痛、乏力、失眠或苦恼的产生,4.9%(n=19)的患者受到一种症状的困扰;而9.1%(n=35)和21.1%(n=81)的患者表示出现过两种或三种症状;62.8%(n=241)的患者在疾病的发展轨迹中同时遭受到以上四种症状的影响。与此同时,症状数量与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KPS得分呈明显相关性,即症状数量越多,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KPS得分越低。3症状群严重程度与患者生存质量和功能状态的相关性分析:疼痛、乏力、失眠和苦恼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r=-0.545~-0.754)及各维度得分(躯体: r=-0.628~-0.684,心理: r=-0.114~-0.588,社会: r=-0.141~-0.330,共性症状及副作用: r=-0.433~-0.623,特异模块: r=-0.489~-0.617)均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各症状与KPS得分(r=-0.518~-0.751)同样呈显著负相关性(P<0.01)。4肺癌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与患者整体生存质量得分以及KPS得分的相关性分析:患者年龄、婚姻状态、职业等人口学资料与生存质量评分并无显著相关性,但家庭收入状况及癌症分期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患者年龄及合并症数量与KPS得分呈显著负相关性,而家庭月收入及癌症分期与其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1疼痛、乏力、失眠和苦恼为肺癌患者发生频率最高、严重程度最重的四种症状,且以“症状群”的形式出现在患者的疾病发展轨迹过程中。2疼痛、乏力、失眠和苦恼以“症状群”的形式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功能状态,其症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功能状态呈显著的负相关性。3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态等与患者生存质量和功能状态并无明显相关性,但家庭收入水平及癌症分期与患者生存质量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即家庭月收入越高、癌症所处阶段越早,患者生存质量水平越高。患者年龄及合并症数量与功能状态呈显著负相关性,即患者年龄越大、合并症数量越多,功能状态越低。家庭收入水平、癌症分期同样与功能状态评分呈正相关性。尚需探讨的问题:1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功能状态的症状群包括发生率、严重程度、困扰程度三个维度,本研究仅从症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故需要从症状对患者的困扰程度方面做进一步的分析。2症状群的干预性研究:虽然本研究从理论上证实了疼痛、乏力、失眠和苦恼总是以“症状群”的形式影响患者的病情发展和结果,但并未做进一步的干预性研究。因此未来研究需集中在症状群干预方式和实施方面,以达到症状控制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功能状态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