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86983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基础》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成为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应用性很强,需要学生转变学习方法,以提升自己操作技能的学习为主。《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在实际操作运用所学习的技能。但是,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方法比较繁多,什么样的方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总体思想,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一直是我们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研究课题之一。而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够独立自主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能与其它同学进行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符合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求。通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进行梳理,结合实际教学过程,分析教学所需环境,设定更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任务,调整教学过程,构建适合现代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方法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文中首先介绍了任务驱动法的涵义及特征,其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任务教学的特点、教师的技能、学生学习的要求等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得出任务驱动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应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高职学生特点、教材教法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出发。在本文中将采用经验总结法、案例分析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详细分析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以及使用该方法进行教学的理论依据与基本原则,提出学生在进行任务学习时,要具有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技巧,同时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任务设计,能够满足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需要。
其他文献
安藤忠雄在亚洲建筑业界开创了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格,清水混凝土在其作品中的运用很好的触合了日本文化在建筑方面的领悟。其作品包括光之教堂,水之教堂和住吉的长屋等,集结其
“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而高等农业院校的首要任务是为农村社会发展输送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所以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高等农业院校所担
【评价内容】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评价目标】评价和分析学生在利息计算中的表现;检测表现性评价在利息实践活动中的效果。【过程设计】实践活动分四步进行:知识储备
研究者分析教育问题、解释教育现象、概括教育特征和阐释教育思想能力之间的差别,体现了其深度思维品质的差异。教育研究者的深度思维品质主要体现在基于对教育现象之想象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当今世界越来越重视教育在一个国家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高等教育,其在教育过程中可以说起着关键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增加,单由政府来
超铁电池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被报道以来,即以诸多诱人的优势成为电池领域研究的新热点,被认为是电池技术的革命性成果。然而受高铁酸盐本身不稳定、易分解等缺陷的制约,超铁电
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一个兼具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价值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已经得到教育界人士广泛研究和关注。高等教育学自从1981年正式招生至1999年实行扩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学与技术的突飞猛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络的全球化,给我国新时期的高等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遇。高等学校班级建
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制度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制度的深化和完善,研究生复试在形式、内容、方式等方面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从制度层面对硕士研究生复试制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