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N三元系中新型亚稳相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k1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Si、C和N元素所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及三元化合物具有优秀的机械、化学和热性能,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关于这类材料的实验与理论研究从未间断过,然而具有明确化学计量比和结构的Si-C-N化合物仍然非常少。本论文采用CALYPSO结构预测程序对Si CN和Si3N4进行了结构的预测,采用CASTEP第一性原理计算模块创建结构,并对预测和创建的结构进行稳定性判定,研究了亚稳相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弹性模量以及理论维氏硬度。采用CASTEP计算模块,通过对N原子在3C-SiC结构中取代C原子、取代Si原子以及占据第一类或第二类间隙位置的结构的计算,研究了N原子在3C-SiC结构中不同占位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及N原子的含量对SixCyNz的电子性质、弹性模量和维氏硬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仅当N原子取代C原子并且C原子被取代的比例为1/4和1/8时的结构是稳定的,由于与C原子相比,N原子的多一个外层电子,因此C原子被N原子取代后的结构具有电子导电的特性,而随着N原子比例的增加,硬度逐渐降低。采用CALYPSO程序和CASTEP模块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了Si:C:N=1:1:1的SiCN的晶体结构,并与Kawamura所提出的c-SiCN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与c-SiCN结构相比之下,本论文所预测的三个结构,不论是常压相t-SiCN,还是高压相o-SiCN和h-SiCN,在能量上都更具有优势。t-SiCN是一种具有窄带隙的超硬材料,o-SiCN和h-SiCN是具有空穴导电性的硬材料。采用CALYPSO程序和CASTEP模块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了Si3N4的晶体结构,发现了两种能量介于稳定β相和高压γ相之间的结构t-Si3N4和m-Si3N4,以及一种相对于γ相的相变压力点为198 GPa的更高压的相o-Si3N4。三种结构都是具有宽带隙的半导体,硬度与α、β和γ相的硬度相当,并且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变高。随着压力的增加,在常压下都是脆性材料的三种结构的Si3N4,先后变成韧性材料。随着常压相向高压相的转变过程中,对于它们在零压下的弛豫结构中,每个原子的配位键数的逐渐增多,并且键长逐渐增长。采用CASTEP计算模块以常压相中相类似的Si-N层为基础层,通过一系列的对称操作,构建了多种类β-Si3N4相的氮化硅结构,并对它们的形成焓、稳定性、各种性质进行了计算。由于α相中的原子层堆垛顺序ABCD(CD层为AB层的镜面反射层)与传统意义上的堆垛顺序有冲突,因此本论文对类β-Si3N4结构中的原子层的堆垛顺序进行了重新的定义。通过计算发现当结构满足相邻两Si-N层中仅有一层为镜面反射结构,并且相邻两Si-N层的中心N原子不位于同一c轴方向时的能量较低,但是这两个条件仅是能量较低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在众多的类β-Si3N4结构中,发现了一个潜在的δ相结构,其为α相的一半的结构,即α相中从上下两个方向看去的两个β相的相邻两Si-N层所组成的结构。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体外抗豚鼠巨细胞病毒的活性.方法:采用病变抑制法,在豚鼠胚肺细胞培养上测定更昔洛韦抗豚鼠巨细胞病毒的药效指标,观察更昔洛韦用药1 d及连续7 d用药对豚
数学一直是文科生的难题,多年的文科数学教学发现大多文科生对数学概念、定义的理解仅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定义的内涵理解不透,外延拓展不开;对问题的解决思考过程过多模仿、
以CNKI收录4 951篇文献作为数据样本来源,利用CiteSpace对国内个人信息保护近10年的研究进行深度分析。研究表明,个人信息保护作为多学科交叉复合型研究,其研究领域集中在计
在半导体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备清洁能源氢能被认为是解决化石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碳化硅(SiC)作为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半导体,具有化学性质稳定
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的呼兰河流域,隶属于东北方言区,文章首先对绥化方言语音和普通话语音进行对比,通过音素、音位等层面分析了绥化方言对英语学习者语音的
本文针对我国难选高铁型氧化锌矿资源开展菱锌矿和褐铁矿浮选分离的研究,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动电位测试、红外光谱测试以及溶液化学计算,研究了菱锌矿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大学城校区图书馆进行了大学生需求分析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对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提出了几点看法。
[目的]探讨助产士早期全程连续性分娩管理模式在瘢痕子宫妊娠后阴道分娩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9月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后阴道分娩产妇90例随机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