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篇连贯是语篇分析领域中最重要的话题之一。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篇连贯的研究重点从语篇的内部结构转移至人们对语篇的理解和认知。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看,连贯的研究应置于概念系统之中,实际上连贯是语篇的接收者对语篇意义和概念的一种动态的实时建构过程。受理想化认知模式影响的隐喻思维通常对实现语篇连贯起着关键性作用。本论文对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语篇连贯分析进行了初步尝试。具体地说,本文把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应用于阐释语篇的意义建构与连贯的实现,从认知角度探究连贯的本质。与此同时,本研究还试图阐明语篇连贯、概念隐喻与概念合成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从概念隐喻和概念合成视角对语篇连贯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概念隐喻和概念合成在再现连贯语篇的意义构建过程中各有重要的作用。概念隐喻理论从不同隐喻之间的相互蕴涵关系的角度对连贯进行了充分地阐释;且语篇连贯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某一隐喻内部的连贯、某一概念的两方面之间的连贯和多个隐喻之间的复杂连贯。与概念隐喻理论不同的是,概念合成理论更适用于从整合不同心理空间中的概念的角度分析连贯,即通过研究不同合成过程中的跨空间映射来分析语篇连贯,这些合成过程具体表现为镜像网络、单域网络、双域网络和多重复合网络等概念整合网络。
上述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连贯分析包含两方面的意义。第一,把这些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连贯分析可以更好地解析连贯语篇的意义构建过程,从而对语篇连贯的本质形成更深刻的了解,以促进对语篇的理解。第二,把这些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自然语言语篇分析可以从总体上检验这些理论的阐释力,力图发现它们在分析自然语篇时表现出的优点和不足,并强化优点、改进不足,以提高这些认知语言学理论的阐释力。
本论文包括六章。第一章是引言,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文章结构。第二章在区别“衔接”与“连贯”两个概念的同时,重点回顾了国内外语篇连贯研究的各项文献。第三章讨论了作为本文理论基础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的基本内容与原理。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分别将上述两大理论应用于语篇连贯分析,选取具有丰富隐喻表达式的文本为语料,分别是一篇英文的商业报道与一本中文的文学作品。第六章对整篇论文进行了归纳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