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植民地との出会ぃ——芥川龙之介『湖南の扇』论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137724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的故事经他改作之后,都注进新的生命去,便与现代人生出干系来了”。正如鲁迅精湛的评价所言,擅于创作古典翻案小说的芥川龙之介在中国旅行之前,热衷于描绘充满浪漫情调、神秘色彩的<中国>形象。但是作为大阪每日新闻社特派员亲身体验了中国,目击近代中国真实形相后,芥川却受到了意想不到的精神打击。由于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旅行使芥川领悟了中国民众为国奋起抵抗的面貌,继而在其回国之后放弃了“中国情趣”作品的创作,并于归国四年多后创作了取材于此次旅行体验的小说——《湖南之扇》。笔者推测,具有“追忆情结”的芥川在此作品执笔阶段,大概是受到了当时社会状况的影响,进而回忆旅行见闻、浏览当时的现场笔记,其中甚是对湖南长沙学校的女学生强烈抵制日货以及“意想不到的浓厚的排日气氛”印象深刻,于是基于以上种种原因而创作出了《湖南之扇》。 作品《湖南之扇》以中国内部军阀间权利争夺以及欧美、日本列强入侵而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状态的中国社会现状为政治背景。面对行为怪异的留日青年谭永年,侠义土匪黄六一,经历着热情激烈生活状态的妓女玉兰和含芳,“我”却被设定为一味用“中国情趣”式的眼光注目于现实中国的人物形象。 另一方面,同时代的日本文学家谷崎润一郎、佐藤春夫与芥川一样,作为憧憬“梦幻中国”的“中国情趣爱好者”而为世人所知。他们在第一次旅行了受军阀统治和帝国主义势力横行的近代中国社会之后,却创作出了数量颇多的“中国情趣”作品。难以容忍此点的芥川在《中国游记》以及旅行后发表的小说、随笔中对大正文坛上流行的所谓“中国情趣”认识的浅薄性进行了批判。因此芥川的作品创作意图亦在于对包括自身在内的大正时期自称为“中国情趣”作家的日本文人——实际上却是“浅薄的中国情趣者”的批判。所以《湖南之扇》也是一部可以解读出对“中国情趣”进行再认识的晚年芥川形象的作品。
其他文献
随着美学的发展,模糊美学随之出现,模糊美成为模糊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模糊语言也被广泛接受。事实上,模糊,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一种普遍现象;模糊,也是文学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也
本博士学位论文主要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体验式学习模式在英语学习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二是通过实验研究来探讨体验式英语学习与学习策略使用的相关性。前一方面旨在揭
随着我国农业人口数量的减少,以及农业劳动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劳作方式已然不再适合.本文提出一种更加人性化,更加智能化,生产效率更高,人工成本
随着网络覆盖率的持续提升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跨境电子商务合作的迅猛发展使跨文化项目团队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外语学者、翻译家们致力于弘扬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翻译美学,通过翻译进一步弘扬汉语语言之美、中国文化之美。四字格是汉语中独具特色的词语组合现象,是
针对当前形势分析了我国工程咨询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从管理、自身实力两方面对工程咨询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使工程咨询业不断发展壮大.
译者主体性问题,或隐或显,贯穿中西译论。上世纪90年代,译者主体性研究伴随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勃兴而备受青睐。然好景不长,新世纪的译者主体性研究明显进入沉寂期。鉴于此,本文拟
为了研究不同牧草在辽西风沙半干旱区的适应性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柳枝稷、无芒雀麦、老芒麦3种牧草的适应性及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
冯维辛的讽刺喜剧创作是18世纪末期俄国戏剧创作的巅峰,其中《旅长》和《纨绔少年》在俄罗斯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品中揉合了现实主义因素,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论文探究了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多模态理论在商务沟通领域的应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能对商务演讲视频/音频语料进行意义分析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研究将围绕多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