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生教育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它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话题,并且已经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更多地强调行政部门和专家的专业评判,较少考虑研究生群体的需求;评价的内容主要聚焦在对资源投入和办学条件等方面的考察,而较少关注研究生学习的情况,无法了解学校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是否促进了研究生的成长与发展。科研体验指的是研究生对读研期间在科研学习方面的体验和感受,主要反映的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经历及收获情况,对研究生科研体验的调查有助于我们了解研究生如何看待学校提供的资源条件以及他们的科研经历等问题。科研体验作为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新视角,更加关注研究生的科研经历以及认知,能够有效了解各院校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欠缺,有助于高校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存在的问题,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科研体验调查在国外,比如英国、澳大利亚等已经成为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路径。近年来,国内已经开始关注科研体验调查在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中的重要性,但已有研究基本上停留于对科研体验调查的介绍和分析,着重探讨了国外科研体验调查的工具、评价理念以及开展调查的经验和成效等,进行实证调查的研究不足。为此,本研究从研究生科研体验的视角出发,借鉴已有的调查工具并做适当修改编制了“硕士研究生科研体验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重庆市三所高校(S大学、X大学、C大学)的部分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一共发放了345份问卷,回收问卷321份,有效问卷304份,有效率为94.7%。随后,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了解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资源条件、学术氛围以及能力发展各维度上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加深入了解硕士研究生科研体验在各个维度的感受,选取其中的14名调查对象进行了深度访谈。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硕士研究生的科研体验水平较高,但还存在一些提升的空间。通过对各维度均值和百分比的分析发现,硕士研究生科研体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在导师指导方面,有效反馈不足;在学术氛围上,院系层面和研究团队的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在资源条件方面,专业资源的获取受到限制;关于能力的发展方面,研究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较低。通过对不同群体研究生在科研体验各项指标上的差异性分析,发现应届毕业研究生的科研体验水平显著低于往届毕业研究生,并且在导师指导维度显著低于2017级研究生;同时,推荐免试研究生的科研体验水平显著低于全国统考研究生和本硕连读研究生;此外,在资源条件的体验上,来自211工程院校的研究生显著高于一般院校研究生;研究结果还表明,研究生每个月与导师交流的次数显著影响其科研体验水平,参与课题的数量对研究生能力发展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研究生论文发表数量的增加,他们在能力发展和学术氛围上的体验水平也随之升高,当研究生推荐他人就读本校研究生的意愿越大,其科研体验水平就越高。基于研究的发现,本研究在对结果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研究生科研体验的建议对策:一是加强对应届毕业研究生在就业与毕业两个方面的指导,有效缓解他们的双重压力;二是帮助推荐免试研究生迅速度过适应期,让他们更快更好地投入到研究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三是全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更好地发挥院系和研究团队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四是通过增加研究生与导师见面的机会并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以提高导师指导的有效性;五是加大研究生教育的专业资源投入,促进研究生专业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