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三公”调度一直是我国主要的调度原则,其要求电量计划的制定和各发电厂商的电量执行进度均满足“三公”要求。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大用户直接交易为主的“市场电”比例的逐年增加,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愈加复杂,电能交易计划作为其基础和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亟需开展新形势下理论方法研究。然而,目前“三公”调度始终缺乏具有理论基础且被公认的公平性指标作为支撑,且已有的年度电能交易计划制定方法也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公”调度一直是我国主要的调度原则,其要求电量计划的制定和各发电厂商的电量执行进度均满足“三公”要求。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大用户直接交易为主的“市场电”比例的逐年增加,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愈加复杂,电能交易计划作为其基础和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亟需开展新形势下理论方法研究。然而,目前“三公”调度始终缺乏具有理论基础且被公认的公平性指标作为支撑,且已有的年度电能交易计划制定方法也较为粗放而无法更好地适应“市场电”与“计划电”双轨制运行的新形势,对新能源与传统能源采用解耦考虑方式所制定的月度电能交易计划可执行性较差,日前及日内发电计划中的电量约束考虑过松或过紧均难以实现经济性与公平性的权衡。本文将国际上公认的公平性指标基尼系数引入电能交易计划制定和执行的各个环节,同时计及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等影响,对各时间尺度电能交易计划制定方法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年度电能交易计划环节,将各机组的年度电量计划直接作为决策变量,提出了“计划电”与“市场电”双轨制运行下基于基尼系数公平性的年度电量计划优化模型,通过增加月度约束、基于用户负荷特性的“市场电”容量按月折算并引入基尼系数公平性约束集的方式,更好地应对当前年度电量计划制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基尼系数及考虑市场电容量按月折算的优化模型的引入,可得到更为精确合理的电量分配结果并鼓励发电企业参与市场交易,同时可更好地控制发电煤耗和污染气体排放。在月度电能交易计划环节,基于基尼系数,提出了面向三公调度的风核水火多种能源中长期电量分解的时序仿真方法,精细地计及了系统实际运行约束,建立了相应的两阶段及三阶段优化模型。采用“分段建模,前细后粗”的改进时序仿真方法,同时考虑风电出力概率统计特性、核电机组运行模式和常规机组调峰能力,既解决了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缺乏统一协调、未计入系统实际运行约束而导致计划可执行性较差等问题,又规避了传统时序仿真方法计算规模大、实用性差等弊端。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和模型可显著提高相同公平性程度下月度电量计划的经济性和可行性,提高新能源的接纳能力,且在机组台数多的大规模系统中具备良好的实用性。在日前及日内发电计划环节,引入电量进度基尼系数公平性约束,建立了含风电系统的日前及日内滚动发电计划模型,通过目标电量和发电计划的协同优化,实现发电厂商可接受程度的公平性、电网运行经济性与新能源消纳三者间的平衡。作为具有明确公平取值范围的资源分配公平性衡量指标,基尼系数被引入而用来衡量电量执行进度,既可提升可行性和经济性,又能保证公平性从而更易被各方所接受。监管机构可通过基尼系数指标设定值的调整来改变对经济性和公平性之间的侧重程度。仿真结果表明,引入基尼系数电量执行进度公平性约束,在优先调度风电的前提下,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又有利于保障月度及年度电量计划的顺利完成。将基尼系数电量进度公平性指标进行适当设置(推荐值为0.3),既可保障各机组电量完成进度的差异在可接受范围内,又可适当兼顾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监管机构可通过基尼系数指标设定值的调整,来改变对经济性和公平性之间的侧重程度,具有较好的灵活性。所提出的年度、月度电能交易计划制定方法以及日前、日内滚动发电计划方法协调配合,可最终实现电能交易计划制定和执行全过程的公平性与经济性的平衡,构成了完整的电能交易计划理论。
其他文献
曲线曲面的设计与构造是计算几何、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Computer Aided Geomet-ric Design,简称 CAGD)、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 CAD)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基于偏微分方程(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简称PDE)的曲面设计,由于具有重要的物理与力学背景在很多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近些年受到越来越
外泌体是细胞主动分泌的具有膜结构的囊泡,大小约为30-150 nm。外泌体中含有宿主细胞来源的多种蛋白质、DNA、编码以及非编码RNA、脂质等物质,它与肿瘤的形成、生长、转移以及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外泌体已经成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相关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关于外泌体的膜结构快速精准分析检测技术十分有限,制约外泌体科研与临床研究,本论文提出以外泌体膜作为分析对象,开展了其荧光分析以及荧光成像方法的研
含硫聚合物是指主链重复单元中至少含有一个硫原子的一类高分子聚合物。硫原子特有的高摩尔折射率、易极化性、以及强配位能力等性质赋予了含硫聚合物优良光学、化学耐受性、热学以及吸附重金属离子等性能。因此,含硫聚合物在光学元件、电子电气、粘结剂以及吸热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人们已开发出了多种含硫聚合物,如聚硫醚、聚硫代酯、聚硫代碳酸酯、聚二硫聚合物、聚亚硫酸酯等。然而,硫原子较强的配位能力以及
含油污水来源广泛,污染物成分复杂。传统的隔油-气浮-生化处理工艺虽然可以去除含油污水中的浮油和分散油,但对油滴粒径小、物化性质稳定的乳化油和可生化性差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处理效果不佳。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的优点,在含油污水深度处理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乳化油粘附性强、易受压形变,导致传统分离膜污染严重且油滴易穿透膜孔。此外,含油污水中通常还包含表面活性剂、缓蚀阻垢剂等溶解性
TiAl合金与Ti3SiC2陶瓷的复合构件和复合材料,可将TiAl合金的轻质高强与Ti3SiC2的耐高温、耐中子辐照、耐腐蚀和抗氧化的优异性能相结合,在航空航天和核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实现TiAl合金与Ti3SiC2陶瓷异质材料间的高质量扩散连接,是制备TiAl/TbSiC2复合构件和复合材料的关键。但由于TiAl合金与Ti3SiC2陶瓷之间存在显著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差异,其扩散连接接头中极
网络功能虚拟化和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通信服务被转移到运营商的数据中心内部,形成了软件定义的网络功能虚拟化系统,也使得保障该系统的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总结现有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该系统的子部分切入,将研究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虚拟网元的资源分配、控制平面的请求分配、数据平面的链路故障检测以及数据平面的传输路径追踪。本文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在虚拟网元的资源分配方面,本文提出
膜分离作为一种高效的水处理技术,被广泛用于饮用水净化和污水处理领域。传统膜分离技术存在膜污染严重、膜的渗透性与选择性互相制约等问题。碳纳米材料具有原子级光滑的表面和高比表面积,采用碳纳米材料构建的分离膜有望获得远高于传统分离膜的水传输特性和分离能力。而且碳纳米材料还具有优异的导电性,通过电辅助与膜分离技术的耦合能进一步增强膜性能,为解决膜分离技术的瓶颈问题开辟了新途径。目前碳纳米材料分离膜的制备过
以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聚酰胺(Polyamide,PA)为代表的高性能热塑性工程塑料及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近年来在汽车工业、机械装备、电子电器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短纤维增强和连续纤维增强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两种主要形式。短碳纤维(Shortcarbonfiber,SCF)增强复合材料易于成型加工复杂
风力发电机叶片和飞机机翼覆冰对其正常工作带来严重的干扰问题。沿面介质阻挡放电(Surfac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DBD)作为一种新型的除冰技术,由于能耗低、响应快和良好的除冰性能近年来受到学者们的青睐。但SDBD及其除冰的等离子体过程、放电模式转变和物理效应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基于此,本文采用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脉冲SDBD及其除冰过程的等离子体